衡水市民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纪实(上)


跑出服务市场主体“加速度” ——衡水市民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纪实(上) 衡水日报记者 董楠
2017年2月24日,市行政审批局正式挂牌成立,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市县两级行政审批局全覆盖的设区市。
  2018年5月25日,市行政审批局搬迁至市民中心,6月4日对外办公。
  2018年7月10日,市不动产登记局搬入市民中心并开始办公。
  ……
  随着一个个窗口单位的入驻,市民中心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功能越来越完善。
  近年来,我市抢抓全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市政策机遇,按照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双创双服”活动等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努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最优的营商环境。
  作为政府、民间组织与市民之间沟通交流互动的窗口、平台和桥梁纽带,市民中心转变政务服务理念,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审批服务过程中的痛点、堵点为改革入口,不断对行政审批链条进行改革,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整合分类,推行企业设立全链条改革
  市民中心的各个窗口单位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把职能相近、职能相似的审批职能进行整合分类,特别是推行企业设立全链条改革,提升了登记便利化程度,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2018年2月9日,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从打破部门之间证照互不关联的壁垒、解决企业和群众多头办证的问题入手,实行“38证合一、一照一码”;5月30日,实行“43证合一、一照一码”;6月4日,实行“50证合一”……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
  “多证合一”改革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提升了准入速度,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准入不准营、登记注册和事后监管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为此,市行政审批局、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从用户经营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行全流程“一照通”审批制度改革新模式,改造办事流程,梳理出22类企业全流程办理链条事项,开发了衡水市“一照通”审批监管协同平台,将企业许可证的“证”和营业执照的“照”合一,让办事程序更为简化,办事时间进一步缩短,部门信息增强互通,证件办理更加便捷。
  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试验区,市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争取到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试点和下放冠“河北”企业名称核准权限试点,实现了全市范围内企业名称的“秒定”和冠“河北”企业名称在市局的直接核准。目前,我市已核准冠“河北”企业名称638个。与此同时,他们下放权限,将冠“衡水”企业名称核准权下放到各县市区,极大提高了企业名称核准效率,有效减少企业的跑办成本。我市自2018年7月26日起,正式在全市范围内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可通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的全省统一的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秒定”名称,提升了登记便利程度,企业有了更多自主决策权。另外,企业开办项目工作周期压缩为5天,其中企业登记时间不超过3天,公章刻制时间不超过1天,发票领取时间(符合规定的)不超过1天。
  聚焦难点,探索投资项目审批全链条改革
  为解决投资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申请材料多、审批环节繁、审批时限长等问题,市民中心积极探索投资项目审批全链条改革。
  他们建立建设项目单位委托的项目经理和市行政审批局指定的帮办经理沟通协调机制。项目建设单位采用自愿委托或委托代办方式与行政审批部门签署“双经理制委托书”,由市行政审批局指定的项目帮办经理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前期咨询和“保姆式”服务,即:提前介入准备材料、集中提供咨询服务、帮办代办跑办手续、组织联合踏勘和联合验收等,极大缩短了企业前期准备时间。
  市行政审批局还将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由5个阶段压减为立项、报建和竣工验收3个阶段。核减申报材料106项,项目审批时限分别压减为85天(政府投资类)、76天(企业投资核准类)、66天(企业投资备案类),优化比例在50%以上。他们还建立中介服务市场,开放市场、斩断链条,形成公开选取、规范服务,线上线下、诚信制约的阳光中介品牌市场。
  市行政审批局通过实行审批与受理、审批与制证、审批与现场勘察、审批与中介服务相分离的“四分离”改革,彻底阻断行政审批过程中的风险链条。每一名从事审批的工作人员都只能形成点而不能形成链,极大地降低了行政过程中的“吃、拿、卡、要”等现象的发生。
  改革有力,激发市场活力
  通过对行政审批多个环节进行全链条改革,市民中心的审批事项入驻窗口从原来的“物理整合”转变为“化学聚合”。
  “现在办理业务真是方便多了。拿了号以后,只要到一个窗口提交齐材料,就可以等着业务办结了。不像从前,要一个窗口一个窗口地来回跑。”近日,到市民中心二楼行政审批服务区办理业务的李女士体验了“一窗式”业务受理模式的服务。这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同一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和一枚印章对外方式,真正为办事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市民中心不断进行审批链条改革,使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也激发了市场活力。今年1至7月份,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4123户,总量达到29.45万户,同比增长16.5%。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企业总数达到8.32万户,完成全年净增目标的69.85%。
市民网app 二维码
衡水市民中心公众号二维码

2018年秸秆露天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展开
党报名士祝福济南成功创城
苏州地税局“四字方针”加强个体工商户催报管理工作
不必“谈震色变”:8月京津冀地震83次 3级以下不易察觉
周霁与陈东升等在京楚商座谈
衡水市民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纪实(上)
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集体视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工作
靖州农机“助跑”现代农业在路上
宁德市举办首届青年律师辩论赛
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网站和人民网发文点赞淇滨区廉政文化主题游园
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 主席团第四次会议
新田:“瞄准”劳务协作解“穷扣” 每年劳务输出实现工资性收入18亿元
做月饼,话邻里 香甜味美情更浓
丰惠镇多措并举盘整闲置资产
我市开展形式多样活动迎庆第34个教师节
吕丽萍孙海英出演话剧《独自温暖》11月亮相石家庄
爱心资助贫困大学生
三汊河社区开展国防亲子演习活动
蔡甸集中办案区监督无处不在,单人讯问会触发警报
2018山西特岗教师招聘2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