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强国策”


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聚焦2018全国两会 > 两会聚焦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强国策” 发布时间:2018-03-09 10:07 来源:人民日报
  过去,中国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富不富”的问题。如今,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正着力解决“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下团组参加审议时,“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词多次出现。在内蒙古团强调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在广东团叮嘱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开放;在山东团要求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为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贡献……方方面面要求汇总起来,高质量发展的未来经济图景愈发清晰。
  “中国已能够制造更先进、更高端的产品并掌握新技术。中国制造商正迅速成为现代、富有创意的高科技企业。”全国两会之际,一家国外媒体刊文对比“中国制造”的今昔变化,试图以此分析中国发展的成功秘诀。过去,依靠劳动力优势、密集资本、改革开放红利,中国成功解决了“有没有”“富不富”的问题。如今,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着眼点则在于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解决日益凸显的“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无疑,解码“中国为什么能”的发展经济学课题,尤需读懂“高质量发展”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政治经济学命题。
  高铁网络通江达海,移动支付无远弗届,智能制造点亮智慧生活,“互联网+”造就无数投资兴业的风口……高质量发展对美好生活的托举意义不言而喻,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也正在生成。“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作为适应发展阶段需要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满足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厚植的是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根基。作为经济领域深刻的系统变革,高质量发展涵盖供给、需求、配置、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经济循环等多个层面,带来的将是中国经济的巨变。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而时间书写下的,正是改革者的远见卓识和高瞻远瞩。很多观察者注意到,早在由习近平担任起草组组长的十八大报告中,就已经写入“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的重要内容。围绕经济形势怎么看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战略判断,围绕经济工作怎么干提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提升供给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经济建设投入精力最多的内容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更加表明,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经济动力源和稳定锚,关键就在于经济工作的科学决策、发展路径的稳步推进。
  发展的路很长,但关键处往往就那么几步。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既是一个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也是一个主动作为、乘势而上的机遇期。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下,全国一盘棋、齐步抓落实十分重要,各地各部门也应有各自重点和特色贡献。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是主要任务;农业大省山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关系全面小康的成色。“如果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老套路上,不仅难有出路,还会坐失良机”。在深化改革开放中把握机遇,在攻坚克难中续写历史,我们需要更加奋发有为地把改革进行到底。
  有研究表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能带给世界更多搭乘中国发展快车的机会,更将进一步丰富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进阶的路径选择,增添人类现代化从实践经验到思想理论的新书写。恰如一位深耕中国研究多年的国际学者所评价的,中国的改革“堪称是迄今全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转型”。

新丰县委党校开展“清洁家园”主题党日活动
玉环:涉电办理数据多跑路
市政府专题研究部署“三防”工作
淅川贫困户住上“海景房”,当上固定工(文 图)
三部门发布公告提出 :转基因食用植物油应显著标示
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强国策”
听障儿童适配人工耳蜗 最高可补助15万元
市统计局2017年度全省各专业业务工作考核中再创佳绩
德州对家政人员进行上岗前信用核实
崧厦镇召开“抓落实、见成效唱响实干最强音”誓师大会
我市公布17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区
2018年秸秆露天禁烧暨综合利用工作全面展开
党报名士祝福济南成功创城
苏州地税局“四字方针”加强个体工商户催报管理工作
不必“谈震色变”:8月京津冀地震83次 3级以下不易察觉
周霁与陈东升等在京楚商座谈
衡水市民中心推进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纪实(上)
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集体视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工作
靖州农机“助跑”现代农业在路上
宁德市举办首届青年律师辩论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