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特殊教育系列之二  “女儿排队等我给剪指甲”

每一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
9月10日早上6点多,林丽就收到了学生发给她的节日祝福。没有礼物、没有鲜花,单是几句祝福就让她笑得合不拢嘴。49岁的林丽1989年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毕业后就来到丹东市特殊教育学校从事听障儿童教育工作,面对这些孩子,她的角色经常在慈母和严师之间转换着。
林丽的女儿上小学的时候,她刚好带了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班级。每来一个新学生,她都要从认识厕所教起。“哪个是男厕所,哪个是女厕所,别走错了。”她告诉记者,这些孩子的家多数都在农村,需要住校。刚开始,学生小,对学校的环境也不熟悉,她都会给孩子们打好热水、倒到水杯里,每周还要给学生们剪一次指甲。“我自己女儿的指甲都很少给剪。”她说,有一次女儿到学校来,刚好赶上她给学生们剪指甲。她就让女儿和学生们一起排队,等排到她女儿的时候,她女儿脸都红了,从来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而在学生们眼中,林丽又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犯了错误,她绝不容忍,批评教育直到学生改正为止。
虽然作为一名特教老师,常常感觉不到成就感。但是林丽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有一年她带着学生们去九连城家访,过河的时候,她的凉鞋坏了,等回到学校之后,孩子们合伙给她买了双新鞋。还有一次,她和学生们一起玩跳绳的时候,被绊倒摔了一跤,当时绊倒她的学生吓得抱着她大哭:“老师你疼不疼,你能不能死啊。”说起这些,林丽满脸的笑。然而最让她高兴的还是自己的学生上了大学,找到了工作。
虽然有人不理解她的选择,但是她的父母始终支持她。“他们都八十岁了,2015年我父亲查出胃癌,都是等到我放假才手术的,他们始终是我的坚强后盾,从未拖过后腿。”
上周,林丽获得了市教育局授予的丹东市师德标兵称号。她说:“我教龄比较长,学校推荐时优先考虑了我,其实我们学校的每个老师都配得上这个称号。”
冲突,成长的必修课
张大川是学校的美术老师,中考那年他以高于二中录取分数线的成绩考到了辽宁省特殊教育师范学校,开启了他的特殊教育之路。他说:“这是我母亲和我初中班主任帮我选的路,我十分感谢他们,至今也不后悔。”
刚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工作时,张大川有些压抑。“那时候听障学生居多,还有一些视障学生。进入这栋楼就会觉得特别安静。”时间长了,他和学生们熟悉了,大家用手语交流毫无障碍,让他逐渐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中。
张大川教的是听障学生的美术,在他看来,听障学生比普通学生更有耐心,更能专注于绘画。他曾经的一名学生后来考入了长春大学,如今回到学校也成为一名美术老师。“我们和别的老师不同,我们的学生以后能够和普通人一样就业,不拖累社会就是我们的成就了。”
张大川周围有不少朋友对他的职业好奇,时常与他聊起听障人群。“普通人会对他们有一些误解,比如说他们不好惹,打人狠。其实是因为他们听不见,单靠触觉感受力道不准确。”他说:“早些年听障人群受教育程度低,现在他们素质提高了,和我们没什么不同,把他们当成普通人对待,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在学校,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师都不会帮学生做。“他们需要锻炼生存能力,离开学校他们得能活。”张大川说,他从事这项工作后,学会了用平等的眼光看这些学生,他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他们。
用正能量照亮孩子的心
谈起自己的学生,薛楠满脸都是笑。这个班,她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带,如今已经高一,当初会哭鼻子说想家的小家伙们都长成了大小伙子。薛楠今年37岁,有两个女儿,大女儿15岁,小女儿也已经7岁,她和孩子们待在一起的时间却没有学生多。
“我小女儿出生5个多月就送回了宽甸老家,我十天半个月回去看一次。”薛楠说,但是那时候她班里的孩子也小,家远又住校,有什么事儿都需要她帮着处理。有一次,她准备第二天回家看孩子,结果半夜班里的学生高烧40摄氏度,她带着学生到人民医院就诊,被告知不能处理,她又带着学生来到中心医院,挂号、检查、诊治,等到学生的情况稳定了,已经是第二天中午11点多了。她只能放弃了回老家的计划。
有时候,学生半夜也会给她打电话,边说边哭:“老师我没事儿,我就是想家。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我就是想给你打个电话。”薛楠调皮地学着学生的口气,她说她心疼他们,就想帮帮他们,尽早适应住校的生活。
这些付出在薛楠看来都是普通的日常,再多的困难她都能一笑而过。然而,当她带的学生们一个个从低视力发展到完全失明,这是她最难过的阶段。
“你就看那些孩子,一个个从阳光可爱,到走路碰撞、含胸、不爱说话,就好像一下都变老了,我心里就特别难受。”薛楠说:“但是我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和他们一样低落,我得引导他们正视这个问题,把盲文学好,有一种文字可以让他们表达、书写。”盲文摸读、扎写特别枯燥费力,但是这些孩子们全都学得不错,现在班里的孩子们全都以考大学为目标而努力着。
薛楠的班里有个特殊的学生,因为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眼睛看不见,听力也很弱,身体状况很不好。薛楠就为他制定了一个计划:在课间的时候督促他锻炼身体。从刚开始一运动就满头大汗,到现在强度增加,汗却少了。在最近的一次身体检查中,他的各项指标都正常。薛楠还推荐他为学校的三好学生。他找到老师说自己不够格。薛楠说,你的三好就是:吃得好、锻炼好、心态好。
薛楠的乐观也感染了学生们,在他们眼里,她是一个严肃的妈妈。9月11日,记者和她班里的学生们聊了会儿天,感觉到他们身上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刘士琳是后转到这个班级的,他说:“薛老师让我跳出了原有的圈子,让我学会了像成人一样去处理问题,她让我改变了很多。”记者 张研

临泉县“五个到位”全面完成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西华县黄桥乡:孝老爱亲户接老人(亲人)回家团聚
“不忘初心 与法同行”法治演讲比赛预赛成功举办
记市住建局、市直机关工委、民盟张家界市委驻村帮扶工作队
台州“健康一卡通”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
关注特殊教育系列之二  “女儿排队等我给剪指甲”
市财政局集中做好2017年度财政票据年审工作
在校生勤工助学时受伤 学校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方伟会见新西兰纳皮尔市客人
组织部领导到厚坡镇马王港村调研指导党建工作
东安7月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全省排名第4位
新一轮雷雨天气来临,雨水连续剧即将上演
有质量的阅读,成就“书香江苏”特质
手语律师因视频走红 各地聋哑人加其微信求助咨询
海口美兰机场获2018年全球机场服务质量卓越成就奖
移风易俗树新风 文明祭祀我先行
商丘市示范区安置房圆了百姓“安居梦”
西藏天然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2018年一季度台州市医药品出口增长较快
市计算机学会举办第二届信息技术文化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