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匣子”到“3D影院”围坐看电视最难忘


  齐齐哈尔新闻网7月30日讯  (张娜) 曾经,电视从稀有物到全民普及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它却承载了人们业余文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相信很多人都有过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看连续剧的经历,可谓其乐融融。生于1976年的李媛说,1984年家里有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虽然当时“霸屏”的节目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全家老小以及左右邻居一起热热闹闹围坐着看电视的画面,却是少年时最难忘的记忆。
“小时候,电视机还属于比较少见的奢侈品。我记得奶奶家最早有一台很小的黑白电视机,大概是14吋的吧!那时候,我一到放假就呆在奶奶家不回来。后来,我家邻居也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我就经常赖在人家家里看节目,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扰民’。1984年,我家买了电视机,而且是当时很难买到的进口彩电。我印象中,那时买彩电还得凭票呢!18吋的大彩电看着可真过瘾。从那以后,邻居就开始到我家来‘蹭’电视了。”李媛说,她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晚上只要电视剧一开播,立刻万人空巷,堪称全民追剧时代,后来几年,《射雕英雄传》、《渴望》、《西游记》、《红楼梦》等剧集都深受小伙伴们的喜爱,重播无数遍都看不够。
受技术限制,当时的电视机都配有一根外接天线,信号时好时坏,经常需要有人去调整天线位置。 “有时候用手扶着天线就会效果好一些,所以家里人总是指使我去干这活儿,当时真想拿一块肉挂在天线上。后来在一个小品里看到这个桥段的时候,立刻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非常有代入感!”对李媛来说,这些远去的记忆如今想起来仍觉得温暖。
随着科技的发展,从三十多年前开始,电视机逐渐普及,电视机的频道也越来越多,发展到带遥控的、带画中画的、带录像的,后来又出现了背投电视、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到现在投影电视、3d影院等等,电视机的每次华丽变身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2003年我结婚时买的是当时最时兴的大背投电视,花了8000多元,结果很快就过时了。几年后我要换液晶电视时想把背投处理掉,卖100元钱都没人要。”李媛感慨地说,电视机更新的速度太快了,人们的观念也在快速更新着。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电视已经不再是家庭必需品,很多家庭在装修时,甚至都不预留电视墙位置。“也许,过去那种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看电视的温暖也只能留在记忆中了吧!”
编辑:陈莉

广西博物馆宣传月在北海启动北海首次成为国际博物馆日广西主会场城市
“12333全国统一咨询日”走进新洋人社中心
今年芜湖市20处重大火灾隐患被挂牌督办
朔州火车站“红包祈福”活动温暖旅客出行路
雅安市质监局政务新媒体工作获殊荣
从“小匣子”到“3D影院”围坐看电视最难忘
国土资源局:强化优质服务 提供资源保障
土右旗“四个转变”优化干部考察方式
青神县:下基层 摸实情 “大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卫计局举行优生优育健康知识宣传
城阳上马耐盐碱水稻试种成功
陆河关工委主动作为引导青年创业发动捐资助学
霞涌老手工艺人忠叔手工饼获好评 老手艺盼传承
原阳县:产业扶贫让群众脱贫底气足
霞浦县公安局:破获一起涉嫌寻衅滋事案
奉贤区司法局调研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闻过即改|中河街道:增派保洁人员 推进小区物业选聘
资中县综合施策建好培育企业载体
履行河长职责 整治河道卫生
西安市高陵区减灾委员会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