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生鲜盒马、京东瞄准“银发一族”

习惯把逛菜场当成生活方式的“马大嫂”
真能适应无法挑拣砍价的“线上买菜”吗?
日前,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环球寻味·进阶的中国年——2018生鲜年货消费报告》,指出50后、60后和70后用户的生鲜消费在其京东全站消费占比最高,“银发经济”正成为生鲜消费领域中一股新生力量。央视《对话》节目日前邀请盒马ceo侯毅做客。在节目中,侯毅提到了“银发经济”,称在盒马,有20%左右的用户都是50岁以上老人。
从“线下”走到“线上”,电商生鲜瞄准“银发一族”。
那些在菜市场上挑菜砍价游刃有余的“马大嫂”,是否真的习惯既不能挑挑拣拣又不能砍价的“线上买菜”呢?
跟着儿媳妇学会网上买菜后
滨江张大伯夫妻俩天天享受送菜上门
在互联网时代的当下,电商的触角延伸到市民生活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就连在家做一桌饭菜,都可以不去菜市场和超市。只要你有智能手机,进入app选购好你想要的肉、菜、鱼、米,完成在线支付快递员会直接送到你家。
阿里和京东推出了专门的生鲜频道,也有盒马鲜生、每日优鲜等专门的生鲜app,连做外卖的美团、饿了么也盯上了百姓的菜篮子。
“我们最早开始的线上购物是从电视购物开始的,慢慢的儿媳教会我们在手机上购物,就一发不可收拾。”家住滨江的张大伯笑着说。
张大伯和爱人退休后一直生活在滨江,儿媳生了二胎后,就帮忙带孩子。在没带孩子之前,淘宝和京东几乎包揽了滨江房屋的大件小件,无论是厨房用具,还是床上用品,夫妻俩都喜欢在网上比较一番。
张大伯住的小区离超市较远,附近也没有大型的菜市场,每天去一次超市比较麻烦,隔几天买一次菜又觉得不新鲜。尤其是帮忙带孩子后,老两口对买菜的事情开始犯愁。
热衷网购的儿媳将手机买菜的方式教给了他们,俩人就开始了“线上买菜”。
“天猫、京东我们都是轮番用的,会比较价格,之后再下单。”张大伯说,“单价感觉比菜市场是贵的,用上优惠券就差不多了,送来的质量也很好,老人小孩,总是需要质量好的东西。”
和许多用智能手机比较费力的老人不同,家住华家池小区的李阿姨对智能手机很是熟悉,网上购物也是家常便饭。
“我知道很多软件都可以买菜,不过,我不经常用,只有菜市场没有的菜我才会买。”李阿姨说,“我刚刚在手机上买了小龙虾,因为现在菜市场小龙虾不多,价格还不便宜。”
“逛逛菜场也是休闲方式”
不过,记者通过线下调查发现,像张大伯、李阿姨这样,习惯“线上买菜”的老人,其实比例还是不高。
景苑社区的何阿姨表示,平时会在网上买米和油,因为搬运不便,而买菜还是喜欢去菜市场,觉得安心。最主要的是,小区附近菜市场布点很多,不需要网上买。

市公路局开展“温暖春运”志愿服务活动
泰顺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咱大连人的春节文化味儿:浓!
永川:贫困残疾人家庭住新房过新年
中考高考期间部分学校停课调课 受影响课时或将安排补回
电商生鲜盒马、京东瞄准“银发一族”
企业服务“不打烊”
长沙第二批研学旅行基地开始申报
贾闯将赴郑传递“生命种子” 救助安徽10岁白血病女孩
李正印会见国际沙棘协会邰源临一行
民营经济考核 芜湖名列全省第二
宝清县关闭6处矿井
“五一”小长假 乐游风情惠安攻略到啦!
“作风建设在路上”嘉禾县食药工质局扎实推进机关作风整顿
挂钩等级评定 首届重庆市足球协会杯赛正式鸣哨
春节期间逾283万人次游泰州
重磅!广州互联网法院首次对外发布管辖案件范围
港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组织“无差别”受理“一窗受理平台”系统培训
内蒙古实施建筑工人实名制 包头农民工再也不为欠薪发愁
肥西发布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