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新闻网讯-鹤报融媒体记者 王利英】与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天价彩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浚县浚州街道甘草庄村从2014年底就开始在村里倡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新风尚。经过几年推广,这种做法赢得了村民的赞誉,他们纷纷说:“讨价还价要彩礼太伤感情,反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要了彩礼也是给闺女带过去,还不如不要。”谁家都要经历这些事儿,只要形成风气谁也不说谁抠门,你省我省大家都省。”
7月24日,记者走进甘草庄村,对该村倡导移风易俗,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的做法进行了采访。
原来:房子车子都备齐,还得攒钱送彩礼
现在:只要孩子心满意,轿车彩礼不必提
一排排漂亮的楼房,一条条整洁的村道……记者对甘草庄村的第一印象是:太漂亮了!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甘草庄村党群服务中心。进入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正在值班的村妇联主席孙淑萍。明白记者的来意后她笑着说:“结婚女方不收彩礼是2014年底村里成立红白理事会后才形成的规矩。”
结婚不要彩礼 街坊随礼不坐席
孙淑萍告诉记者,2014年年底,李士留(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当选该村党支部委员后,为了改变村里操办红白事铺张浪费、村民私底下叫苦连天为了面子不得不充场面的现象,征求村“两委”、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后,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结婚女方不收彩礼、街坊随礼不坐席(随礼不能超过100元)、白事儿摆桌不超过4个菜等新规矩。理事会由4名老党员负责。
“你不让我们给彩礼,孩子娶不上媳妇儿咋办?”“别人嫁闺女都要彩礼,就俺不要,不显得俺闺女不尊贵?”今年68岁的老党员李风文是该村红白理事会会长,也是第一个加入该理事会的人。“风俗不好改,刚开始推行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于是我们通过大喇叭、挂横幅宣传,然后又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李风文告诉记者,“就这样村民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顾虑,头两年还有个别人偷偷摸摸给彩礼,这两年形成了风气就好多了。”
村民张献琴的大女儿李哲是2016年出嫁的。说亲的时候曾有人劝她,女婿家兄弟3人,自己村不流行要彩礼,其他村流行,如果不趁说亲时要点儿彩礼,分家时有点儿亏。张献琴坚持不要彩礼。她说:给别人要钱哪有自己挣钱花着舒坦,我结婚时啥都没要,现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男女一样,只要俩孩子对脾气,外在条件都是其次。”
经过几年的推行,周边十里八村都知道了甘草庄村流行不要彩礼的规矩,想要嫁进该村的姑娘都表示理解这个规矩。今年23岁的李晓伟是新风尚的受益者,如果按照以前的规矩,两年前给他说亲时,家里需要给他准备一栋两层小楼,一辆小轿车,加上十来万元彩礼。“说亲时,亲家一听说男孩儿是甘草庄村的,人家啥条件也没提,顺顺当当就把女儿嫁进来了。”李晓伟的母亲张俊艳说。
原来:提前3天“开桌”,100多人来帮忙
现在:街坊随礼不吃饭,一场婚事省几万元
“以前村里娶媳妇儿,提前一个星期开始列菜单,提前3天就开始款待亲戚朋友、街坊邻居,摆上七八十桌是常事儿,上百桌也不新鲜,一场事儿办下来,光席面就得几万元。白事儿也一样,讲排场、比阔气,光帮忙的人就得请150多个,每天光招待这些帮忙的人也得花不少钱,其实压根儿用不了这么多人,但请得少了,显得没本事、人缘差,因此都往多的方向准备。被请去帮忙的人也苦不堪言,谁家不办事儿,请到谁,谁就得请假回村帮忙,有时候一个月得请好几天假,扣工资不说,还影响工作。”李士留告诉记者。
“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但谁也不想做第一个改变的人。”李风文说,“规矩定了不执行等于白定,我们将2015年2月25日作为执行简办红白事儿的开始日,轮到谁家办事儿,谁就做节俭办事儿的第一家。”
李振国是该村第一个简办白事儿的人。李风文第一次找李振国商量节俭办白事儿时,他顾虑重重:“别人家都是上‘八盘八碗’,我们家上大碗菜;别人家请表演队唱唱跳跳,我们家就请6名吹响器的人,村里人会不会戳脊梁骨骂抠门儿?”
经过李风文等人多次上门做工作,李振国终于想通了,于是,节俭办红白事儿顺利地在该村推行起来。
“现在俺村办婚事儿就结婚当天开一次席,只宴请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不再去坐席。一场事儿办下来,光席面就能省好几万元。”李风文说。
村容美村民富,提振精神探索乡村振兴路
“俗话说,栽好梧桐树,自有凤飞来。如果村里环境脏乱差,村民日子过得苦,小伙子不好娶媳妇儿,咱就是再做思想工作,也挡不住人家要彩礼。因此,我们在倡导新风尚的同时,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发展集体经济,提升村民的底气。”李士留说。
“这是我们村整修前的照片,村民们将大门台阶修到路上,两侧台阶有种菜的、有堆煤球的,七八米宽的路被挤得只剩下两三米。”李士留指着该村以前的照片告诉记者。
“去年,我们先将村里的建筑垃圾处理了,然后清理了道路两侧的杂物并铺上了花砖。后来,经办事处协调争取,我们村还铺设了污水管道,现在村里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县污水处理厂。”李士留说。
在一份资料里,记者看到,2017年,该村先后投资90万元,整修硬化了村内道路,完成下水道配套建设,在道路两侧植树400棵,形成了“四纵两横”的新农村道路框架。同时该村还投资85万元,对全村线路进行改造,安装了路灯。
“村里老李家那个儿媳妇,原本是要彩礼的,结果亲家来村里转了一圈,回去就改口不要了,说闺女嫁到这个村受不了苦。”在村里转悠的李新堂得知记者采访时,上前和记者唠了起来。
“培育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是浚州街道办事处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们狠抓乡村文明之魂,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培育农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上下功夫,相继创建了甘草庄村、东马庄村等5个乡村文明示范村,充分发挥这几个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群众争做文明村民、争建美好家园。”采访时,记者正巧遇到了来村里协调问题的浚州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杜玉才,他如是说。
当日19时,在记者采访快结束时,村里的年轻人或开着车或骑着电动车陆续下班回家,老人和孩子们则聚在便民服务中心的小广场上或聊天或健身,一派其乐融融景象。
总值班:靳丽娜
责任编辑:樊翠翠
海富电子高新区项目10月达产
五峰镇|用坚实脚步铺就致富路的“女强人”(图)
集团公司领导调研快速路公司
电影里的丽山丽水丽人
房东请注意你可能已欠巨额电费
浚县甘草庄村:结婚不要彩礼街坊随礼不坐席
迟国君调研安邦河治理情况
津南小站稻作展览馆正式开馆
市科技局完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试点项目申报工作
2018海丝博览会:2018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10月25日隆重开幕
老妪夜市晕倒 巡警及时救助
小黄米托起大情怀
湘潭市网络人士联谊会成立 网络人士有了自己的“家”
殷其国调研城市园林“公园广场+”项目建设工作
市领导调研我市外贸发展情况
贵阳将发放电子服务券 鼓励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送福送健康
市长热线多措并举激发为民服务实效
给子孙后代留下清洁美丽的长江
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 高端养老服务供给渐成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