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在谯城区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已经成熟的有机茄子、花菜个大鲜亮、长势喜人。不久后,这些有机蔬菜将远销山东、河南、上海等地。
“由于无公害、质量好,这些有机蔬菜不仅成为外地人餐桌上的一道道健康美食,也成为本地人增收致富的‘摇钱树’。”该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现祥说,合作社主要种植辣椒、茄子等无公害蔬果,并已申请注册商标,年经营收入约1100万元。
谭现祥说,该合作社以多所高等院校的科研成果为支撑,定期邀请安徽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农技专家前来指导。如今,果蔬品质较好、产量稳定,合作社已与省内外多家大型连锁超市建立了长期直供合作关系。
此时,在位于谯城区十八里镇的西苑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呈现出另外一番场景。在这个集餐饮、休闲、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农庄,桃树、梨树、猕猴桃等果树林立,一只只土鸡和小香猪正在林下悠闲地散步。正值桑葚成熟时节,一群群前来游玩的游客正在采摘、品尝新鲜的桑葚。
这家合作社的负责人为褚文龙、胡静静夫妇,他们毕业于安徽科技学院农学专业。2015年,两人凭借过硬的农业技术和灵活的创业头脑,创办了这家合作社。如今,该合作社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万元,并带动60多名村民就业、创业。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我们是从事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可以称为‘绿领’。”褚文龙说。
近年来,我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积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录,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与此同时,一批面向市场、专业化强、掌握技术、素质较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生力军,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升级。
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至17701家,家庭农场发展至6175家。我市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面积达420万亩。
“新主体、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为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不竭动力。”市农业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对乡村振兴而言,离不开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大军这个“第一资源”。
记者从我市农业部门获悉,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市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按照规划,下一步我们将把合作社打造成为现代化生态循环示范农业园区。”褚文龙笑着说,他相信,当千千万万“绿领”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之际,就是乡村振兴宏伟蓝图成为现实之时。(记者 陈璐)
高温治水不停歇
南平市延平区Y051大坑村(乃洋)至大坑村三级公路改建工程答疑纪要
大英县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
冠县齐丰村镇银行2018年秋季招聘简章
市工信局等赴广东省开展装备制造产业招商活动
亳州:“绿领”创客引领乡村振兴
涉县:为预警喇叭“体检”
深圳一女子深夜病房内遭猥亵 嫌疑人矢口否认(组图)
私驳下水管道致步道“毁容”
【创新创业】10几年深入研究人工神经 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作用最大化
萨尔图区重拳整治违建限期内未自行整改将被强制拆除
让更多“塌陷地”变“聚宝盆”
1月销售收入翻番
我市干部群众积极收听收看全国两会盛况
市委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市政协举办专题讲座
不畏浮云遮望眼
天台县司法局“三个一”助力农民工讨薪
市领导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巡视洪河︰抓紧时间 认真排查
衡阳市公安局微博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佳快速响应案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