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晓峰所带领的项目团队十几年如一日,致力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受访者供图 发 8月2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日前,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17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对为我市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单位给予奖励。由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的廖晓峰教授主持的“人工神经网络稳定性与分岔及其应用”项目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
据介绍,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人工智能可以在教育、医疗、养老、环保、城市运行、司法服务等领域中广泛应用。人工神经网络作为人工智能最为关键的技术,可以模拟人脑对信息的智能化处理,实现高级机器学习和联想记忆等类似于人脑的智能计算。然而,人工神经网络设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动力学特性,如稳定性和分岔。稳定性可以保证深度学习、类脑计算等算法的收敛性,分岔可以保证这些算法可应用的准确性。
廖晓峰教授长期从事人工时滞神经网络的动力学系统理论、混沌密码学及其应用研究。他带领的项目组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探索,对人工神经网络稳定性、分岔及应用开展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
针对脉冲信号在大脑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廖晓峰将脉冲引入到神经网络中,构建了一类脉冲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其稳定性判定准则和收敛速率估计方法,揭示了脉冲对神经网络的影响机理,为神经网络应用于脉冲条件下的联想记忆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于电子元件有限开关速度和信息传输时延的存在,时滞在神经网络硬件实现中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廖晓峰构建了多种时滞神经网络,从理论上揭示其产生分岔行为,攻克极限环是否存在的难题,为神经网络在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
基于以上理论成果,廖晓峰又提出了三项创新应用技术,即混沌保密通信技术,具有高度随机性和更强保密性;图像边缘智能提取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人脸识别精度;水印图像处理和密钥交换技术,可以高效解决图像质量退化问题。
廖晓峰教授所带领的这个项目组成员中,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才,2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 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市工信局等赴广东省开展装备制造产业招商活动
亳州:“绿领”创客引领乡村振兴
涉县:为预警喇叭“体检”
深圳一女子深夜病房内遭猥亵 嫌疑人矢口否认(组图)
私驳下水管道致步道“毁容”
【创新创业】10几年深入研究人工神经 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作用最大化
“酿造酱油”没酱油成分,还不让人说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真好!
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贯彻落实省市有关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等
合肥10月份CPI同比上涨1.7%
市委召开全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
市政协举办专题讲座
不畏浮云遮望眼
天台县司法局“三个一”助力农民工讨薪
市领导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并巡视洪河︰抓紧时间 认真排查
衡阳市公安局微博荣获“2017年度全国十佳快速响应案例奖”
自治区水利厅督查组到新区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督查
华东督察局到无为县进行实地督察
快讯!福州“一三附”切出录取线!一中定转统582分!
网剧《教室的那一间》热播 在宜宾多地取景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