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烈士陵园,官兵在烈士纪念碑前脱帽默哀 摄影记者 王勤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连续奋战20多天,穿越云雾抗震救灾,把“死亡航线”变成了“生命通道”,而他们却牺牲在高山峡谷。
今年是汶川地震发生十周年,邱光华机组5名烈士也离开我们十年了。
4月2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西部战区陆军第77集团军某陆航旅百余名官兵走进成都市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邱光华等该旅16名烈士。
该陆航旅已组建30余年,是全军最早成立的陆航部队之一,十年前成为最早进入汶川地震灾区的空中救援力量,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陆航团”荣誉称号。
脱帽、默哀……在邱光华机组雕塑前,官兵们一一鞠躬致敬,敬献鲜花。
邱光华是羌族人,来自四川茂县,是1974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挑选的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之一。他是四种气象飞行指挥员、副师职特级飞行员,和战友一道开创直升飞机在海拔5000米以上地区悬停和载重飞行等数十项我军直升飞机飞行纪录。他驾机开辟直升机青藏航线,填补了世界航空上的一项空白。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邱光华还有几个月就到停飞年龄了,而他家中也严重受灾。邱光华主动请战,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飞赴汶川等重灾区,累计飞行50多个小时、63架次,运送物资25.8吨,转移受灾群众两百余人。飞机失事遇难后,中央军委为他追记一等功。
纪念活动的主要筹备人员是该旅烈士李先通之子李治萱。李治萱是该旅一名政工干部,知道他是烈属的战友寥寥无几。“我4个月时,父亲就牺牲了,我从母亲口中还原他的样子,想与他有同样的人生轨迹”,李治萱18岁时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与父亲在相同的年龄入伍。从最初的野战部队,到2014年加入父亲生前所在的陆航旅,李治萱都不想被当做特殊人群看待,“最遗憾的是没能与父亲一样,成为一名飞行员”。
傅磊 成都商报记者 严丹
原标题:汶川地震十周年 某陆航旅官兵祭奠邱光华等烈士
渭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成立
宝山区七星镇组织人员远赴东宁参观黑木耳产业基地
“温情满特教,和谐度中秋”——鹤山市党员义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中秋慰问助残志愿活动
优质服务暖人心,真诚感谢送锦旗
阜阳电网用电负荷 再创历史新高
汶川地震十周年 某陆航旅官兵祭奠邱光华等烈士
我县“空心房”整治经验全市推广
招远市周家庄子学校打造“阳光舒心”校园
海陵区政务服务中心搬迁新办公地点
南山图书馆心灵沙龙 “把原生家庭的伤害变成一种馈赠”
蚌埠市禹会区金域社区开展《安全生产法》宣传日集中咨询活动
包里有3万多元现金 她为何随手扔掉?
张颖波强调增强大局意识,坚决打赢防大气污染攻坚战
三轮车撞伤12岁男孩后逃逸 交警走访排查42小时成功破案
"二人转"组合流窜多地入室盗窃 民警追踪抓现行
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向张黎明同志学习的决定
2018·安庆(广州)首位产业发展说明会暨签约仪式举行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宣讲团市教育系统报告会在榕举行
嘉鱼县鱼岳镇公路建设进入快车道
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主题口号和会歌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