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莲果丰收牛栏江有机水稻种植示范基地
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滇中新区农业重镇嵩明县迎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春天,孕育希望。记者走进嵩明县田间地头,暖的风,红的土,绿的芽,还有农民忙碌的身影……拥有滇中坝区的地理优势,经过多年努力,嵩明县的农业也正一步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和提升。如何加快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未来出路在哪里?这些涉及乡村振兴的核心话题只能在孕育希望的田间地头一一寻找答案:嵩明县突出特色带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支持园区发展,突出精品花卉、有机蔬菜、经济林果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同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补齐“农村”这块短板。
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每天一早,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门口的道路就会出现“早高峰”拥堵。来自本纳克村的李家勤和上百位赶着上班的人一起骑着电动车挤在门口,一点一点地挪进园区。进入园区后,他们的身影便迅速消失在园区几十家花卉、蔬菜种植企业中。不一会儿,他们又出现在组培室、花卉大棚、蔬菜车间等地方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省花卉示范园区落户前,李家勤只是耕种着自家土地的农民,现在的他和同村人每天打卡上班,拿着稳定的工资收入还有地租,越来越像个城里人,不同的是,他们只是工作车间是在地里,他们在高科技的农业企业打工一样可以学习新技术,而且有了这些新技术打算继续“下地”创业。
嵩阳民俗歌舞表演
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考量中,嵩明县提出了“做大总量、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成为了嵩明县现代农业的典范,也成为了现代农业从量走向质的代表。全球知名的花卉企业和众多农业科研单位聚集在此,初步形成了以科技孵化、无土栽培等新技术研发为先导,以种子、种苗、种球为主体,以鲜切花、盆花、有机蔬菜、瓜果、干花为补充的高原农业展示区。园区花卉种植采用现代农业科技,均在温室大棚、玻璃温室、展示温室、自动化温室内种植和培育,园区企业培育的蝴蝶兰全部出口欧美市场,菊花种苗90%都进入了日本。
不仅如此,嵩明各个农业园区不断推动农业向高端化、精细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初级农产品加工向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打造精品花卉、有机蔬菜等嵩明品牌农业,再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和都市农庄,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凌晨3点,嵩明县小街镇东屯村村民黄乙钉组织雇用人员在蔬菜大棚里忙着收割蔬菜。一辆辆货车将刚收割的菜运到了冷库,摘叶、剃根、清洗、急速冷冻,随后,蔬菜包装好放于泡沫保温箱里被运上了长途挂车,从嵩明向广州、上海、深圳等地出发。15个小时后,长途挂车来到了广州江南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商迅速将菜分完准备上市销售。而这个时候黄乙钉盯着手机里全国各地的蔬菜销售价格和变化,这些价格决定了他所在的东屯村天泽蔬菜合作社社员当天把菜卖给冷库的收购价。
从重庆老家跟随媳妇来到东屯村后,黄乙钉夫妻二人没有像别人一样外出打工赚钱,而是在自家的几亩地上开始种植蔬菜。跟着种植大户种了几年之后摸索到一些种植经验,黄乙钉也开始租地扩大规模成为了种植大户,但是他深知,虽然种植技术能让蔬菜种植规模化标准化,但是“看天吃饭”还是有着决定性影响。为此,他联合东屯村的种植户成立了蔬菜种植合作社,一起抱团抵御市场风险,共享信息。
嵩明多肉植物种植基地
如今,已经是职业农民的黄乙钉种一茬蔬菜可以赚上几十万元,可是如果对市场波动、天气变化把握不准,也有可能在这一波蔬菜上市的时候亏损不少。尽管高风险,但是黄乙钉和东屯村的社员们还是愿意在土地上付出和投入,因为他们认为在土地上的付出终有收获。
在嵩明,像黄乙钉这样的职业农民种植着近30万亩蔬菜大棚。如何打造出嵩明优质蔬菜供应核心区地位的高效化样板?嵩明县在科技创新与蔬菜产业体系深度融合上做文章。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和云南农业大学等科技优势,以蔬菜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体,通过统一土地流转租赁、生产流通保障和蔬菜品质标准,强化蔬菜新品种创新研发、生产加工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应用示范体系推广,建设了一批绿色、有机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外向型出口蔬菜基地,创建了一批高档蔬菜生产和加工示范区,形成了“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的特色优质蔬菜产业“高原菜篮”。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大家吃饱了肚子,也就对居住环境、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有了更高的追求。”小街镇积德村党总支书记马向阳告诉记者,小街镇积德村有居民1472户5835人,村民外出打工、务农或者创业,这几年来日子都过得挺不错。积德村村民们解决了温饱,就有了“小康追求”。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村环境卫生的问题。“我们村以前的农村垃圾就是乱堆乱放,即使建了垃圾收集站,清运不及时也会有味道,让人很不舒服。”马向阳知道,环境卫生是村里的顽疾,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从改变村民的卫生意识开始。积德村用废旧机油桶来改装垃圾桶,这样做慢慢扭转了村民乱扔垃圾的情况。
农村环境卫生好了,村民们的建房也更“高大上”。几年前的积德村民居还以瓦房和土基房为主,但是这几年,70%的村民盖起了砖混结构的小楼,10%的村民家已经是框架结构的小楼房。村民们对村子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村里的道路不能太窄,要能走汽车;村内道路还得有绿化和排水系统,雨污要实现分离;还要有休闲娱乐的场所……
那么,农村可不可以像城市那样来分片区进行规划管理呢?为了把积德村“变个样”,村委会提出将村西北部90多亩废弃秧田拿出来做试点,计划做美丽乡村。“像建设城市一样来建设农村。”村民可以用旧房置换新房来建新居,现在已有40多户村民报名。马向阳表示,村委会就是要给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持续推进积德村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补齐短板,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嵩明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及基层治理上下了功夫。
小街镇率先施行“干部实绩公示制度”向“懒政”、不作为开刀,并将干部每周实绩置于群众监督下,集镇供水工程、各类保障金的发放老百姓都清楚明白;杨林镇基层党组织用“党建+重点项目”、“党建+民生改善”、“党建+综治维稳”等将党建与基层治理相融,在基层治理上凸显党建工作的核心价值;嵩阳街道西南街社区党总支做强做大集体经济,让失地农民再就业、创业有热情。
实现振兴乡村,一直坚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嵩明县有条件打造“嵩明样板”,目前该县要求领导干部走村入户、了解实情、反映农民的呼声,尊重农民的意志,不断加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强化村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培育“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支部好党员,以党建带动农村建设,带领村民谋发展,实现脱贫致富。(记者闵楠/文 周凡/摄)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举行
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计划有调整3个岗位取消招聘计划
金石镇积极开展综治民调宣传
物业提升行动打造“贴心好物业”
中国考古学大会今揭幕 行业最高盛会何以选择四川?
田间话振兴 乡村新希望
富力长江府无证施工建售楼处 城管:疑似违建已令停工 住建:下达停工通知限期整改
我市举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暨十九大精神传达学习培训班
禄劝县矿业权出让收益评估、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实地核查项目公开招标
招远周家庄子学校采取聚焦措施加强学生管理
政协城区五届三次会议提出 在服务改革发展上创造新业绩
"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胡和平到谷城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党员及因公牺牲党员的家属
市妇幼保健院召开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评审会议
江孝添:踩着轮滑飞翔的“追风少年”
湖州入选全国首批流域水环境治理试点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一行到昆明开展专题调研
【赛事快讯】男子铅球刘洋夺冠 男子铁饼吴健摘金
庆“六一”,市司法局举办了“新时代、心悦读”亲子阅读活动
出海归来,日照各类海鲜霸气登场!你最关心的价格和购买攻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