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发生在郑州市的一宗网约车司机杀害乘客事件,把网约车这个行业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无独有偶,6月5日,我市东凤镇发生一起网约车冲入河涌事件, 也引发了市民对网约车安全的讨论。6月12日,记者通过网络进行了一次“关于网约车安全问题”的问卷调查,96.08%的市民曾乘坐过网约车,并认同网约车让出行变得更便捷,但有超九成的市民认为,有必要对网约车辆、网约车驾驶员进行审核与监督,以提高网约车的安全性。
网约车行业如何实施有效监管?怎样让乘客乘坐更放心?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交通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网约车驾驶员培训负责人、城市交通专家、律师,就市民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调查
超九成受访者要求加强审核
6月12日,记者通过网络进行了一次“关于网约车安全问题”的问卷调查,共回收102份有效问卷。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6.08%的市民曾乘坐过网约车,并且认同网约车让城市出行的等待时间变得更短、服务体验更好。
受访者曾听说过或遭遇过网约车安全问题有哪些?73.53%的市民选择了人身安全问题,48.04%的市民选择了个人信息泄露问题,31.37%的市民选择了伤亡交通事故问题,29.41%的市民选择了资金财产安全问题,8.82%的市民选择了权责纠纷问题,其他问题占21.57%。
除了担心安全问题外,接受调查的市民碰到的网约车问题还包括:有44.12%的市民表示司机不熟悉路线或绕远路,33.33%的市民曾遇到过平台显示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的情况,6.86%的市民曾遭遇司机拨打骚扰电话或发送骚扰短信,有27.45%的市民表示未遭遇不良情况。另外,有81.37%的市民认为网约车安全问题与网约车平台制度是否完善有密切关系。
那么受访者认为该如何提高网约车的安全性呢?多选项中,97.94%的受访市民认为要对网约车辆、驾驶员进行审核与监督;82.47%认为要加强对乘客保护与安全保障;77.32%建议建立有效的社会服务评价体系,驾驶信息平台建设;68.04%认为要完善相关保险;64.95%要求对服务价格进行监管,打击欺诈等现象;43.3%要求加强乘客的安全教育,其他占10.78%。
从调查结果来看,网约车服务受到欢迎的同时,受访者也对网约车的安全问题高度关注。随着网约车负面事件增加,市民呼吁网约车行业必须规范管理。
现状
网约车平台疏于“把关”
在不少网约车负面新闻中,司机是安全隐患的源头。那么目前在中山,要怎样才能当一名网约车司机呢?
■平台不审核司机合法资质
6月7日,记者在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出租小汽车分会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尝试进行“滴滴出行”网约车平台注册。据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滴滴出行”平台注册成为司机的流程具体如下:下载‘滴滴车主’app→选择注册→身份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进行拍照认证→等待审核。
在注册的过程中,记者不需要进行网约车运输证、网约车驾驶员证等资格审核,也完全没有司机的面试和培训的流程。“经过一天的审核时间,如果你不是驾龄太短的话,注册一般都会成功。成功后你将拥有80分的基础分,可以上岗接单,正式成为网约车司机。”工作人员介绍说,“滴滴”在中山上线的头两年,司机接单前还会有面试、培训等环节,现在这些流程都省略了。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市注册成为网约车司机的人数约2万人,但实际合法持证经营的不到千人。统计显示,截至6月6日,我市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有神州、首约、易到、呼我出行、斑马快跑、aa租车、万顺叫车7个平台,取得《中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的人数有893人,取得《中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有371台。
“由于目前持证司机数量太少,一旦严格执行持证准入审查机制,将应付不了日常的业务量。”在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出租小汽车分会负责网约车驾驶员培训考证工作的工作人员朱光表示,网约车平台至今未执行非法车辆、人员清退等,也因为有着客观存在的困难。
■龙头企业尚未在中山注册
去年5月4日,《中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正式实施,3个月后首批网约车许可证件发放。如今,10个月过去了,网约车平台在中山注册的情况不容乐观。据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的7个平台中,并不包括目前占据市场份额最大的“行业龙头”——“滴滴出行”。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市交通执法局”)的执法情况记录,自《细则》颁布以来,针对网约车平台的处罚案件,均来自于“滴滴出行”平台。
记者多次与“滴滴出行”的中山负责人通过电话联系,请求采访,对方以中山办事处有人事变动为由,屡屡婉拒了采访要求,只是透露该平台在中山办理经营许可的工作仍在积极推进中。
“网约车市场不能仅仅依靠政府力量制约,如果网约车平台不配合监管,规范化经营将很难推进 。”朱光表示,自我市《细则》颁布实施以来,网约车平台除了应该取得管理部门许可进行合法经营,还要对已进驻的非法网约车司机及车辆进行清退,并且完善司机审查的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中山目前网约车市场,网约车平台、人员、车辆均存在未取得合法资质经营的情况。针对网约车非法经营的这种现象,朱光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先“上车”,至今仍不“补票”。
监管
加大执法力度探索新手段
根据市交通执法局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查处非法网约车106辆;今年截至5月18日,全市共查处19辆非法网约车,对平台立案调查10宗。
■现场抓的只是“九牛一毛”
何谓非法网约车?指的是所在平台没有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驾驶员没有取得《中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辆没有取得《中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
“上面讲的现场执法数据,对于现存非法经营的总量而言,只是‘九牛一毛’。”市交通执法局一大队大队长任勇这样形容目前的执法现状。网约车从业人员2万人,持证不足千人,这意味着该局现状负责网约车执法的8名执法人员要面对近1.9万人的非法网约车司机。
在这种情况下,市交通执法局今年开始加强了针对未办理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平台的执法,从源头加强监管。任勇表示,从今年3月开始,该局每查处一辆非法网约车,除了对司机进行处罚外,同时也对其接入的网约车平台进行立案调查,并处以罚款。
据介绍,今年3月23日,市交通执法局对“滴滴出行”开出了我市首张网约车平台罚单,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决定;随后4月19日,该局根据一宗违法网约车经营案件的调查取证结果,对网约车驾驶员及网络车平台“滴滴出行”分别处以1万元的处罚,“滴滴出行”平台领到的第二张罚单;5月,查获第3宗查处滴滴网约车运营平台违法操作的案件,按规定第3宗及以上案件需顶格处理,将对运营公司罚款3万元。
任勇表示,除了罚款的手段外,我市交通部门也通过发通知书、约谈等方式督促“滴滴出行”尽快办理经营许可以及规范经营,但收效甚微。“到目前,我们发到‘滴滴出行’天津总部的‘违法行为通知书’,对方都拒绝接收,导致相应的正常流程无法顺利进行。”
■加大执法力度收集违法数据
面对网约车平台不配合的情况,作为交通管理部门是否就无计可施呢?对此,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约谈、处罚收效甚微情况下,我们联合省内其他兄弟市已达成联合执法共识,让执法部门动起来,加大执法力度,尽可能多地收集违法数据,引起税务、工商、经信、发改等职能部门对非法网约车经营问题的重视,给予相应的支持。”所谓联合执法,并不是指集中在一起执法,而是在各个城市开展执法,共同收集违法数据。
6月6日,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网约车管理的相关文件,明确加强网约车事中事后联合监管工作。针对拒不整改的平台公司,相关部门将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相应采取暂停发布、下架app等措施。对此,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现阶段中山作为地级市能否实现以上手段仍是未知数,但随着行政处罚数据的增加,必然会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探索搭建网约车监控平台
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正在筹建网约车监管平台,未来将接入网约车平台数据,对网约加平台运营的车辆、人员、订单、合法数据、营收等情况进行监控。
“目前,交通运输部也有网约车监管平台,但其接入的运营数据是滞后的,未来我们希望自建平台,接入网约车实时数据,对网约车运营的监控效果更好。”该名负责人透露,为了学习网约车监控平台搭建经验,该局曾到国内该项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城市进行取经。例如:有的城市采用先进的网约车从业人员资格审核系统,能实现与公安、交警部门数据对接,办理相关证明手续不需要再跑窗口办理,还能实现审核前、审核中、审核后的记录跟踪,保证对从业人员持续有效的监管。
观点
如何让网约车更安全
■专家:形成安全前置的防范机制
针对如何让网约车更安全,市民乘坐更放心的问题,出租汽车行业资深研究者、著名城市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确保安全的关键是要形成网约车的安全前置防范机制。这个机制主要针对车辆、人员和平台。其中,对车辆准入门槛、维修保养等要求是保障参与运营车辆的安全前置机制;对从业驾驶员的的驾龄要求、身份验证、有无重大刑事犯罪前科及重大交通违章等要求,是服务人员的安全前置机制;而平台的安全前置机制则是,要求其承担承运人责任及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必须编制及坚定不移地执行各种安全生产的相关规章,否则将要承担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承运人责任。目前,深圳已计划对“滴滴出行”就违反安全生产方面着手进行处罚。
在网约车行业监管方面,现状网约车经营行为的监管仅依靠交通部门采用约谈和罚款,无法有效制止网约车企业的非法经营行为。随着交通运输部一系列关于网约车管理的政策发布后,多部门联合监管成为大势所趋。
多部门联合监管有什么好处?除了能够充分依赖交通部门现有的线下监管手段,同时还可以利用各部门的强项整合各部门的专项措施,加强对非法网约车经营行为的监管。多部门联合监管强化了对网约车的监管机制,能够更有效地实施网约车运营的监督管理,保护乘客的各项权益并有效制止非法经营行为。
■律师:合法经营保障乘客也保护司机
广东国融律师事务所魏裕兰律师表示,根据交通运输部、工信部等7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及中山市政府发布的《中山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相关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承运人责任。乘客在乘坐网约车过程中伤亡,乘客或其家属可要求网约车平台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在现实中网约车车辆或驾驶员不符合准入条件,网络运营公司未按规定将网约车纳入管理的情形普遍存在。在这种前提下,网约车平台公司或以自身仅提供平台,乘客与网约车司机不完全受自己控制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导致乘客或其家属向网约车平台公司主张权利不能,仅能向驾驶员及保险公司追偿。
更为糟糕的是,承保网约车的保险公司亦可能因网约车驾驶员以非营运车辆性质购买保险后擅自改变车辆使用性质为由拒保。非法网约车经营,一旦发生事故,司机、乘客及其家属都将面临权利得不到保障的困境。
合法网约车经营要求平台、车辆、驾驶员“三证”齐全,其中网约车驾驶员证是司机的准入门槛,网约车运输证保证了车辆购买承运人责任险等相关保险。也就是说,合法网约车经营既保障乘客的权益,也保护了司机。
我市推行食品经营许可承诺制
市人社局组织全体人员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
助力美丽柯桥建设 共建共享绿色生活
修文县打通电商进村“最后一公里”
荆门人注意!明天这条路上午实施交通管制!
网约车如何放心约?
芜湖市举办消费维权社会共治组织成立仪式暨消费维权论坛
张弓酒业举行首届酿酒节暨张弓酎酒开窖典礼
云梦工商“订单式”服务企业发展
南平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召开2017年度年终工作总结会议
八马茶业伪造博鳌亚洲论坛授权书!指定用茶谎言被揭穿
未达线也能有普高学籍? 假的
我家的电话
全市文联工作会议强调:奋力开拓 锐意进取 做好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工作
我市选举产生的省十三届人大代表集中进行初任培训
日照师范6名学生获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佳绩
海丰铁腕整治“夜市”安全隐患
独家评论:遏制行政不作为,法律就要“有作为”
东港区国税局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
4月份快递员平均收入涨幅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