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中国古典戏曲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和美学价值,成就了中秋歌舞并作、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更有不少“应节戏”“中秋戏”让人过目难忘。
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两出“中秋戏”十分著名。其一是《嫦娥奔月》。这是梅兰芳与几位友人共同创编的中秋“应节戏”,也是梅兰芳创演的第一出古装戏,由齐如山依据《淮南子》和《搜神记》传说写出纲目,李释戡编写台词完成剧本,梅兰芳饰嫦娥,于1915年10月在北京吉祥园首演。梅兰芳将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与京剧艺术的表现形式巧妙结合,实现了古典文学内容与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完美统一。可惜的是,《嫦娥奔月》自梅兰芳演出之后,成为绝响。
梅大师另一出脍炙人口的“中秋戏”就是著名的《贵妃醉酒》。贵妃对于明月的一咏三叹,足以让该剧成为中秋佳节的“应节戏”了。
不过,公认为最缠绵的“中秋戏”要算是昆曲《长生殿》了。《长生殿》是中国古典四大名剧之一。剧作家洪昇,非常懂得运用节日元素组织剧情、塑造人物形象。《长生殿》情节中牵涉到“月”的,有第十一折《闻乐》、第四十一折《见月》和最后一折《重圆》。在最后一折《重圆》中,剧作家将李隆基安排在中秋夜升天,并吟诵着苏东坡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头两句改为:“明月在何许?挥手上青天”。在中秋夜那一轮圆月里,李隆基和杨玉环终于见面,相拥而泣,缠绵悱恻。
昆曲《牡丹亭》中的杜丽娘在中秋之夜离魂,也相当著名。其他还有《琵琶记》《白兔记》《阴阳河》《盘夫》《天香庆节》《八月中秋雁南飞》等剧目皆有与中秋月圆有关的情节。
洪清华:14年创造了“驴妈妈”“帐篷客”
“蔬菜之乡”崛起的“秘诀”
四部门联合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将建立“黑白名单”
是时候了解一下面粉的灵魂了
海曙套餐式服务让新办企业办税“零障碍”
中秋节话“中秋戏”
本月天象精彩别错过
市规划局创新管理优化审批提升服务
税收服务“走出去”企业专场活动在邕举行
【新时代新征程】张爱平现场调度区城建公司项目建设工作
骑车人突遇“开车门”被撞倒致死 肇事者被判缓刑
环城路:车停人行道怕受罚,司机故意拆卸车牌,这种"过墙梯"要不得!
我市将于8月17日举办首届医师节
福安市奥体中心综合馆本月底基本建成
2018年6月份青岛市医疗和临时救助信息
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党总支被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希望的田野盛开鲜花——记九江双语实验学校初中英语教师赴南昌观摩教学研讨之行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栽植树木563万余株种植花草2.3万余亩
高新区再发摇号购房热点解读 严查设置购房障碍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