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数据可做实电商监管

深圳商报评论员 李迩
又到“3·15”,电商继续是热点。谈起电商,大家都认为监管难,难处无非是跨空间、跨地域,仿佛“飘在空中”。果真如此吗?电商带电,根本在商,交易还是交易,只是监管得有新方式。本次两会,不少代表委员坦言,要让“飘在空中”的电商监管接“地气”,路径就是做实大数据,让看起来无迹可循的交易变得链条清晰、权责分明。做到这一点,现有的实体商业监管手段,完全能对电商进行全方位监管。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要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时,李克强提及,推动传统消费提档升级、新兴消费快速兴起,网上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也显示,2017年全年网上零售额7175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54806亿元,增长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看看现在电商网购频频登上各类投诉榜单,不难发现消费和监管必须同时升级,否则监管必然会拖消费升级的后腿。
刚刚过去的2017年,被各界视为“新零售元年”。“新零售”作为近年来中国消费升级的最大亮点,在推进消费升级中的作用值得期待。但是必须要看到,中国电商行业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促销、电商价格战、售后服务跟不上、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也一一凸显,电商市场监管严重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商业市场的重要矛盾。毫无疑问,要让新零售真正成为消费驱动新引擎,如果不解决好消费投诉问题,不解决好假冒伪劣问题,那么没有好服务、好质量的新零售就没有好未来。
过去一说起电商监管,总会说电商是个新事物,很“虚”。虚的原因,不在于电商交易本身,而是监管模式有缺陷。传统的属地管理模式,对网购特别是异地卖家的监管力度有限,监管力度一直不尽人意。但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电商再虚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对其溯源。有大数据的支撑,交易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清晰可辨。作为中国电商领头羊,阿里巴巴用大数据打假,已经取得不小的成效。去年,阿里巴巴对外发布“售假账户操控人”“假货生产企业”两张大数据“打假地图”,向外界公布了首批“百家售假企业黑名单”。阿里发布的“打假地图”,正是基于对此前公布的18万个因售假而被关闭的淘宝店铺的数据再挖掘,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疑似售假账户操控人。通过大数据,阿里挖掘出疑似售假团伙61330个,追踪到其上游的疑似生产企业共1640家。
无独有偶,京东则利用大数据打造出自己的“天网”系统,对用户画像、用户社交关系网络、交易风险、商家刷单等行为进行风控。不难发现,用大数据对电商进行风控,企业已经走得很远了,如今要让电商接“地气”,对整个行业进行有效监管,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而是监管部门如何转变思维,通过共享共管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电商大数据监管平台。此外,二维码等技术的普及,让一商品一编码成为现实,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产品质量监控与溯源平台,让每个商品都有“身份证”,防止假冒伪劣也并非不可能。

昌黎县开展旅游旺季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
义圩镇“四抓四提升”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建设水平
汕头保税区突出“三个优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企业注册登记呈现量质齐升良好发展态势
市农业局开展秸秆肥料化暨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
商丘市睢阳工商分局突出“三新”凝心聚力求发展
利用大数据可做实电商监管
齐修社区:精准帮扶让民生服务更贴心
今年全市发生7起学生溺水事故 我市将建立长效机制
警惕!毒品竟伪装成“冰糖雪梨水”,看到这种千万不要喝!
新村街道北路社区开展母亲节走访慰问活动
坚持健身88次可退回押金?临沂市民:承诺变卦了
京津张冰雪旅游将连片发展
浙江省宣布分系列深化推进职称制度 外语、计算机和论文不再作统一要求
万苑社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
古冶区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直收系统投入使用
到米厂路淘“汪星人”去
半个世纪前我当过俄语教师(张占生)
17岁学生办理身份证需不需要监护人陪同
市工商局开展全程电子化帮办活动
市农委召开2018年党建工作专题部署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