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怎么做?
履行好“主干”的责任
成都这样做
●围绕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
●围绕提升文化影响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
●围绕提升门户枢纽能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围绕提升区域带动能力,加快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围绕提升金融资源的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
●围绕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
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成都这样做
●推动公共服务对接
●推动生态环境共治
●主动加强规划对接
●主动加强产业对接
●加强基础设施对接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调联动,更好实现区域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同频共振,整体提升全省综合实力。
那么,为何要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成都将如何发挥“主干”作用?“主干”成都与各区域之间又将如何协调发展?
昨日,四川省召开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对“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及下一步安排,进行了详细解读。
解读
“一干多支”发展战略
做强成都“主干” 培育更多经济增长极
发布会上,省发改委主任范波就“一干多支”战略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
第一,是做强成都“主干”,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
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合作,加快提升对国际国内高端战略资源的集聚集成能力,加快建设“五中心一枢纽”,进一步增强对全省其他区域的引领辐射带动能力,高水平打造引领四川发展的“主干”。高标准规划建设天府新区,高起点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打造一流的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形成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
第二是发展“多支”,积极培育更多经济增长极。
优化全省经济地理,打造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板块,形成四川区域发展多个支点支撑的局面。大力发展环成都经济圈,建成与成都有机融合、一体发展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建成南向开放重要门户和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打造全省第二经济增长极;推动川东北经济区振兴发展,建成东向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和川渝陕甘结合部区域经济中心;推动攀西经济区转型升级,建成攀西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第三,是强化统筹,大力促进“五区协同”发展。
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含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推动成都与环成都经济圈协同发展;推动“三州”与内地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内各市(州)之间协同发展,等等。
完善适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产业布局
此外,“一干多支”还包含第四点内容,夯实支撑,完善适应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和产业布局。
优化我省城镇化布局,着力打造以成都为核心城市,以绵阳、德阳、乐山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成都平原城市群;以宜宾、泸州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川南城市群;以南充、达州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川东北城市群,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区域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优化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培育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五大万亿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建具有四川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一干多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据范波介绍,2017年,全省经济总量达到3.69万亿元,居全国第6位;成都经济总量达到1.39万亿元,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全国第三、西部第一,具备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能力;绵阳、南充、泸州、宜宾迈入百万人口城市行列,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市(州)达到16个,绵阳突破2000亿元。
但首位城市成都与其他市(州)相比体量相差悬殊,排名第一的成都市经济总量是排名第二的绵阳市的6.7倍。成都平原经济区8市以占全省17.8%的面积,承载了全省45.8%的人口,贡献了60.6%的经济总量;而“三州”地区占全省面积的60.3%,人口只占8.4%,经济总量占5.3%。
从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看,当一个地区城镇化率达到50%以后,区域经济的空间形态将逐步迎来由“虹吸集聚”向“辐射扩散”发展的拐点。2017年,我省城镇化率达到50.4%,正处于优化经济地理、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重要机遇期。在这个“窗口期”谋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重要。
解读
谁能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
经济总量应在三四千亿左右
要靠“实实在在干出来”
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中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同时,《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德阳、绵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七个区域中心城市。那么,哪座城市最有可能成为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
范波表示,这7个城市分别位于环成都经济圈、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是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具备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基础。
除成都外,这7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分列全省的2-8位,产业基础较好,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这七个城市地理区位条件比较优越,并且城镇化水平较高,绵阳、南充、泸州、宜宾已迈入百万人口城市行列,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较强。
范波称,我省区域协同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区域中心城市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能级不高,除成都外,仅绵阳经济总量刚过2000亿元。通过重点培育这些区域中心城市,将进一步提升它们的发展能级,增强辐射带动周边能力,壮大区域发展重要支点。
而拿现在的数据看,如果说有一个副中心的话,它的经济总量应该是三四千亿左右的标准。他表示,这几个城市都有可能成为副中心,谁能成为副中心我真不知道,需要大家实实在在干出来。
履行“主干”责任,成都如何发力?
力争3-5年形成
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
履行好“主干”的责任,成都将如何发力?会上,成都市委常委、副市长谢瑞武给出了解答。
成都将围绕提升区域带动能力,加快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聚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2个五千亿产业集群、6个双千亿产业集群和一批成长性好的新经济产业集群,等等。
将围绕提升金融资源的集聚辐射能力,加快建设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增强成都资本市场、财富管理、结算中心、创投融资、新型金融等核心功能,大力实施“交子之星”上市倍增行动计划,探索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大数据交易中心,打造一批全国特色金融“单打冠军”。
将围绕提升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争取更多的领事机构、国际组织落户成都,争取更多的国际重要会议、国际重要赛事活动在成都举办,加快在全球布局一批科研、招商和旅游项目,提高成都国际高端要素资源聚集和运筹能力。
将围绕提升创新引领能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大力引进公共研发转化平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注重在应用研究和成果产业化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股权激励力度,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协作体系,推动新经济发展。支持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引进建设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等。
将围绕提升文化影响力,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大力推动天府文化发展,全力打造特色鲜明、附加值高、原创性强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以建设天府锦城、天府文创园等高质量文化载体为抓手,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
将围绕提升门户枢纽能力,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的优势,发挥南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优势,加强双机场建设,以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为重点,加快构建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打造以天府国际空港为战略支点的高铁交通圈,形成连接国际国内重要节点城市的高效客货运输网络,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辐射带动全省发展,成都怎么做?
加强产业、基础设施等对接
争取成都平原经济区各市到成都只需半小时
谢瑞武表示,成都将聚焦规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服务共享、市场开放这五个方面,努力与市(州)一起打造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区域发展共同体。
在主动加强规划对接方面,将针对每个城市的优势、劣势,以城市空间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修编为契机,加强与各区域城市的总规和控规对接,形成更具协同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
在主动加强产业对接方面,将与区域城市一道加强产业发展研究,尤其是加强省里确定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的研究,建立产业协作平台和企业家联盟,协同开展产业成链、集群招商,推动跨区域项目和园区合作共建。建立“研发设计在成都、转化生产在市州”的产业互动模式,探索“存量不动+增量分成”的区域利益分享模式。
在加强基础设施对接方面,将加快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环线城市快速路、遂宁至乐山至天府国际机场等快速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建设成渝高速、成自渝高速、天府大道北延线,加密成都联通市(州)的高速公路网络,尽快打通市域间的“断头路”。
还将大力推进成都平原铁路公交化改造,争取通过铁路公交化改造,使成都平原经济区内的几个城市到成都的时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左右。
推动公共服务对接和生态环境共治
支持成都高校到市州建立校区
在推动公共服务对接方面,成都将探索区域资源共享、政策协同、标准互认、一体结算机制,增强人民群众对一体化的获得感。共享高端商务服务,培育引进一批会计评估、法律服务、商务外事、调查咨询等国际中介服务机构,支持本地金融机构在市州设立分支机构。
还将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支持成都高校到市州建立校区,组建一体化学校、集团学校、联盟学校,支持成都优质中小学资源向市州辐射。
成都组建了教育投资集团、医疗投资集团,也想把四中、七中、九中等优质教育资产的无形资产注入投资集团,鼓励他们到市(州)去发展,让市(州)共享成都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还将共享优质文体服务,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标志性文体设施,服务全省文体服务水平。
在推动生态环境共治方面,将健全跨区域处置突发环境事件、水源保护联动机制和协同应对重污染天气联席会议制度。培育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建立流域环境资源交易平台。提高生态地区旅游、文化、绿色食品等资源协作开发水平,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和环成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
探索总部加基地等产业协同模式
成都市发改委副主任曾明友表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重大部署方面,成都和其他经济区协同发展,成都和环成都经济圈是一体化发展,比其他市(州)之间的协同层次更深。
首先是加强规划对接和功能统筹。和成都周边几个市(州)在规划、交通、产业方面进行统筹和衔接。
还要共同构建高速畅通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进行能源保障体系方面的建设,以及共同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例如把成都72小时过境免签扩大到德阳、绵阳、资阳、眉山等。
此外,还将加强产业协作。他表示,成都正在和环成都经济圈探索总部加基地、研发加生产、贸易加基地、平台加服务等各种产业协同模式。例如成都和眉山、雅安可以围绕大成都、大峨眉、大熊猫等来进行大的旅游合作。
原标题:围绕提升区域带动能力 成都将加快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
交警支队召开“放管服”改革工作调度会
周恩来故里景区做好“五一”文明旅游工作
五角场镇派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再宣传
淮安区50强企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枣庄矿业集团蒋庄煤矿幼儿园临沂动植物园亲子游活动举行
围绕提升区域带动能力 成都将加快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
为矿山披上“绿衣”绘一幅生态画卷
海口一女子乘车遗落笔记本电脑 公交司机完璧归赵
铁路调图后 去杭州可坐复兴号
火车票全部开放销售部分扬州始发火车“一票难求”
南平市人防办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活动
相山区举办法律援助业务培训
睢县举行健康扶贫村村行试演活动
用脚步丈量城市梦想 “行者”旭辉将公益精神传遍城市角落
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诚邀爱心党支部开展“党爸党妈”来看我“5+N”主题党日活动不忘初心 党旗飘扬
布局多语种网站、社交网络 杭州给境外游客精准“画像”、按需定制
济宁在全省健康科普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珠海市拟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拟取消吉大水库、正坑水库、坑尾水库和新增月坑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郧阳区叶大乡一村民乱倒渣土10余吨补种树苗百余棵
打造司法改革的“台州样本”——我市命案同级移送审查起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