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天都是“3·15”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这几天,我市各地各部门相继开展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公众开放日”“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行动”“放心消费在莲都”“校园食品安全大检查”等多项相关活动,努力为消费者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让百姓吃得放心。
  “舌尖上的安全”牵动千家万户,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打击各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是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每逢重要节庆或重要活动来临,常常会有各式各样的“突击检查”“集中整治”,下猛药、出重拳。不可否认,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也让许多不良商家得到了惩处。
  然而,保障食品安全光靠“3·15”、光靠突击检查、光靠集中整治,真的够吗?与其说突击检查是一种管理手段,倒不如说是一种弥补方式,采用这类方式,往往是在问题已经显现之后。下这样的“杀手锏”虽然“为时不晚”,但终属“亡羊补牢”。
  真正的工作应做在平时,从“治本”入手,将严格监管变为常态。唯有建立长效机制,增大行政处罚与问责力度,加强部门区域间协作配合,同时全面强化日常打击力度,将约束和压力传导到食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方能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此外,还需要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依法办事、有法可依、让严格遵纪守法蔚然成风。可喜的是,在这方面,过去五年,我国司法机关已做了不少实事。今年全国两会“两高”报告,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根据最高检报告,检察机关过去五年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6.3万人,是前五年的5.7倍;最高法报告亦指出,过去五年,人民法院加大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惩治力度,各级法院审结相关案件4.2万件。
  少些“突击检查”,多些常态管理。愿每天都是“3·15”,更愿你我都不再需要“3·15”。

黄河托县段凌汛情况
“健康中国·关爱行”—图书捐赠活动在民权县实施
【文明创建城管行】执法一大队开展出店经营、占道摊点专项整治行动
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转发关于发布广东省工程建设强制性地方标准整合精简结论的通知
市福利院积极推进自查自纠工作
愿每天都是“3·15”
对《关于增加公交车报站内容的提案》的答复
【我奋斗,我幸福】孙晋中:困难面前冲锋在前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关于办理2018年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项目资金拨款的通知
贵州到2020年将培育 25万名新型职业农民
贵溪市城管局召开系统干部作风整治动员会
辽宁省自行车计时大奖赛在朝阳举行
花园镇秋冬时节忙水利
河北邯郸丛台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2017邯郸旅游发展突出贡献单位
再添金字招牌!衢江区上榜“中国天然氧吧”
开阳县卫监局对全县集中式供水单位安全卫生进行督查
潜山市土委会2018年第一次会议召开
突出狠抓落实 勇于担当作为——晋城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福建出台举报涉黑涉恶线索奖励办法 最高奖10万
龙游开展幼儿园安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