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8年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对照十九大报告和省、市党代会有关民生工作新要求,全面落实省运会、省园博会“办会为民、办会惠民”的宗旨,全面呼应城乡人民群众的所急所需,更大力度、更可持续地推动民生幸福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现就进一步做好2018年全市民生幸福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增加普惠优质幼儿园供给。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9所,新创建省优质幼儿园10所,全市80%以上的适龄幼儿在省优质园就读。在全市农村地区推行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服务区制度。
2.继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启动仪征实验小学东区校、新蒋王初级中学(暂定名)、蜀冈小学(暂定名)建设,建成宝应开发区国际学校(初中)。组织省、市特级教师到农村学校进行支教、送教活动120人次以上,并与农村教师结对帮扶。新招收中小学宏志班20个。启动30个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特殊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送教上门等服务。
3.推进高品质高中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邗江区、广陵区各启动建设1所高中,新创省级高中课程基地2个。建成5个省级现代化职业教育专业群和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和骨干专业“订单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专业达50%。
4.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天家庭作业量,切实保证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小学和初中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每天在校锻炼1小时。

以提高就业创业质量为主抓手,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5.推动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市采集就业岗位9万个,新增就业创业20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开展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援助2000人以上,新增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就业1000名,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建15个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开展高校专场招聘100场次,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1300个,新增高校毕业生意向就业3万人。全市开展城乡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次,新组建4个校企联合实训中心,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500人次以上。着力规范劳务派遣市场秩序,严肃查处用工单位的违规劳务派遣行为。
6.提升创业服务水平。围绕全面完成“两创”城市示范建设目标,全市新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10个,争创省级以上孵化器3个,对确有需要的创业企业可延长孵化周期1年。开展创业培训“四进”(进社区、进乡村、进高校、进企业)活动500场次、1.5万人,扶持自主成功创业7500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8000万元。
7.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提档升级全市返乡创业创新园区,新扶持12个农民创业创新项目。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新带动8万农户致富。发展乡村旅游,全市新创建12个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新增民宿客栈床位700张。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构建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8.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着力推动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断保户等重点群体参保,市区净增养老保险5000人、医疗保险5000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人均135元/月。扩大异地就医收治医院范围,新增40家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收治医院。解决市区无法查明身份长期滞留人员的安置落户、医疗保险和供养机制等问题。
9.加大残疾人康复医疗救助力度。建成扬州市残疾人康医养中心。试点开设“盲人电影院”,开展盲人助影活动8场次。新建15个乡镇(街道)、25个村(社区)以辅助性就业为主,集托养、康复、培训、文化、体育、维权等服务于一体的“残疾人之家”。为15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为280名自闭症儿童免费提供康复救助,对1000名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
10.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全市住房公积金新增缴存职工4万人。全市棚改新开工1.48万套(户)、基本建成1.6万套(户)。开展租售并举试点,建成市区房产公共租赁服务平台,选择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规模化住房租赁试点,市区实施公共租赁住房保障450户,发放人才住房租赁补贴5000万元。提供征收拆迁超腾仓期未安置住房5025套。制定市区限价商品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规划建设限价商品住房300套。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11.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因户制宜制定帮扶计划,按季度录入低收入农户信息,对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落实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保障措施。
12.大力实施“三保五助”。保基本医疗,实施医疗保险精准扶贫政策,将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大病保险起付线在普通参保人员的标准上降低50%,各报销段报销比例在普通参保人员标准上提高5个百分点。对低收入农户家庭成员住院(一类门特)费用,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分段报销后,剩余合规费用再报销70%。保基本生活,建立健全低收入农户生活负担减免制度,免收低收入农户个人自付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政策性农业保险费用,减免用水、用电和有线电视等公共事业服务费用。保危房改造,改造农村危房856户。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实施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就业动态管理,逐村逐户建立台账,逐人逐岗确认就业单位。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办幼儿园保育费、伙食费,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杂费、伙食费、书本费、作业本费,公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和伙食费实施全额免费。助创业意愿实现,为低收入农户免费提供创业培训、技术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助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健全扶贫开发动态管理台账,跟踪观察低收入农户脱贫情况。助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对经济薄弱村开展“资产租赁型、企业股份型、农业开发型、联合发展型”综合扶持,全市沿河、沿江地区80%的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分别达到45万元、55万元。

着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加快打造健康中国扬州样本
13.切实保障食品安全。围绕加大放心菜、四方菜、养生菜供给力度,继续推进“1161”菜篮子、“115”鲜奶工程,市区新(改)建“菜篮子”工程基地1000亩,新建鲜奶吧(亭)15个。在市外试点布局蔬果、粗粮和海鲜产品直供基地各1个,开展中医养生食疗宣传进社区活动100场次。切实保障市民“放心肉”供给,规划建设5个现代化生猪养殖产业集聚区。开展重点品种食品抽检9000批次,每周向社会公布食品抽检信息。建成20个食品安全示范街区、10个食品安全放心农贸市场,40%的乡镇建成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建设20个农贸市场快检示范站,50%的乡镇市场监管分局设置食品安全快检室。全市中小学食堂量化分级优秀等级(A级)新增20家。4家新(改、扩)建二级以上医院食堂全部按照A级标准建设。开展中央厨房、餐饮集体配送单位、大型餐饮企业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14.倾力打造“运动活力之城”和“书香城市”。围绕办好第十九届省运会,建成广陵体操馆、宝应县新城体育中心、仪征综合体育场馆;举办扬州市第一届社区运动会;推动市直体育健身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3万人次。完成新大剧院主体土建工程。启动市解放北路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改造项目。结合公园体系建设,新建24小时城市书房10家以上,实施“全民健身惠民100工程”,在公园举办民俗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等116场次。全市新建10个集专家健身指导与咨询、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于一体的“全民健身益站”、100个“全民健身指导站”。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200场次以上,免费开展书场演出800场。
15.加快建立优质均衡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工建设市妇女儿童医院、市公共卫生中心。优化“15公里半径医疗急救圈”,在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全面配建医疗急救站点,新建4家创伤救治中心、8家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5家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完善提升分级诊疗体系,4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创成二级医院;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定向培养医学专业人才250名以上,新进基层医疗岗位医务人员全部参加全科医生培训;老年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达70%。在全市范围内推进精神病患者免费服用二代药。三级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全部开设心理门诊,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设立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开展心理健康宣传讲座100场次以上。

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
16.加快建设现代公园城市。以办好第十届省园艺博览会为契机,新建(提升)3个综合公园、39个社区公园,在公园内新增健身步道30条。突出配建商业综合体、农贸市场、城市书房、邻里服务中心等重点,加快推动新城“公园+”,各县(市、区)、功能区至少选择1个公园开展“公园+”试点工作。积极推进老城“+公园”,新建(提升)23个口袋公园。建立“公园管家”及公园志愿者队伍,健全“市、区、责任部门”三级公园管理体系。将社区公园照明和亮化设施的管理、控制和维护统一纳入市政照明系统。实施333省道、611省道、新淮江公路、宁启铁路、352省道和仪征园博园周边绿化景观带提升工程,市区新增花墙10公里、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全市成片造林3万亩,植树660万株。
17.持续推进“清水活水”“不淹不涝”城市建设。深入推进“河长制”。实施七里河、槐泗河、小运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市区完成大汪河、施桥排涝河、胜利河、赵家支沟等52条河道综合整治,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开工建设汤汪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市区新铺设污水管网48公里。按照“四统一”要求,对主城区既有890公里污水管网进行拉网式排查和疏通。完成文昌西路、城东路和同泰路3个积水点整治。
18.扎实开展“263”专项行动。继续开展良好湖泊保护行动,高邮宝应邵伯湖内持证养殖减少2万亩,对已关停并拆除的畜禽养殖场全部进行生态修复。地表水水质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66.7%,省考断面优良比例达65.6%,省考以上断面水质消除劣五类。推进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系统建设,新建20个空气监测点位,实现全市监测网络全覆盖。市区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10%。对107家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进行综合整治,对6家企业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施关闭或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市区禁放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开展建筑工程渣土专项整治行动,市区渣土运输车全部进行密闭化改造,文昌路(润扬路以东-运河路以西)、扬子江路(江阳路以北-江平路以南)顺向全面禁止渣土车通行,其它路段实行分时段、分路线通行证管理;市区建成区建设工地封闭围挡率、主干道硬化率、渣土车和工程车冲洗率、裸土覆盖绿化率均达96%以上。
19.大力实施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积极开展垃圾收集、中转、运输和环卫作业专业集成服务的市场化改革试点,鼓励扬州现有环卫设施生产企业参与试点工作。各区(功能区)住宅小区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40%,各县(市)达30%。新创建垃圾分类示范乡镇(街道)19个、示范社区15个、示范小区37个、示范机关事业单位76家。市区22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实行全过程清洁运输管理,垃圾“日产日清日净”。启动实施100吨/日规模的市区餐厨废弃物处理厂二期工程。新增15个农贸市场垃圾处理设施、9个园林绿化垃圾处理设施,启动2个大型垃圾中转站、3个大件垃圾拆解中心、9个有害垃圾暂存库和6个再生资源可回收物分捡中心建设,增加垃圾分类收集车340辆。

按照“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加快建设宜居颐养社区
20.加快建设“颐养之城”。规划建设东南片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市新创建颐养示范社区21个。推进医养结合,全市新建6所养老护理院(康复医院)。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市新建3个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个中央厨房、105个省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37个老年人助餐点,为养老服务类机构(含民办非企业)优先安装有线电视、电话、宽带,并不高于半价收取初装费、维护费。市区中央厨房试点推行老年人助餐服务一卡通。制定全市统一的老小区适老化改造标准,每个县(市、区)、功能区至少选择1个既有小区实施加装电梯等公共区域适老化改造。积极推动全市失能、半失能散居特困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各县(市、区)、功能区有意愿的失能、半失能散居特困老人力争全部进入敬老院集中供养。全市新建6个县级、20个镇级老年活动中心和100个社区老年活动室。为全市3000名失独、空巢、独居等困难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心理健康、精神慰藉等关爱服务。
21.改善社区居住环境。深入推进“八老改造”,全市整治老小区98.2万平方米。全市完成“城中村”改造21个,市区实施公房解危2.93万平方米,改造背街小巷36条。制定全市统一的邻里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各县(市、区)、功能区分别建设1个以上邻里服务中心。对市区5个老旧小区燃气管道进行改造,完成2150户燃气改造工程。着力解决社区“停车难”问题,对市区29个社区停车问题开展集中攻坚,增扩社区停车泊位2943个。
22.提档升级农贸市场。按照“标准化、清洁化、超市化、综合化”要求,市区改造提升农贸市场8个。启动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二期建设。建成水产品集中批发市场,实施萃园桥水产批发市场搬迁。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23.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培育10个“制度完善、规范运作、管理民主、与农民结成利益连接体”的村(居)经济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典型。
2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加快建设“四好(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路”,全市新(改)建农村道路380公里、农桥45座、农村机耕桥118座,完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全市新(改)建各类灌排泵站190座。改造农村老旧供水管网88公里。开展乡镇污水处理厂达标整治专项行动,制定乡镇污水处理厂运维管理办法,各县(市、区)、功能区省考以上断面沿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部投入使用,其它乡镇已建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比例达30%以上,启动樊川、卸甲、夏集等重点乡镇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建设工程,探索建立农村区域污水集中处理机制,新增150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
25.健全农村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健身设施提质工程,建成30个内含5个运动项目的乡镇室内全民健身中心。新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12家。

加大突出问题整治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26.加快城市快速路网建设。建成城市南部快速通道、金湾路,全面开工润扬路、运河路、江平路西延快速化改造和西外环路(G345、S466)工程,加快推进扬子津路建设。
27.提高道路畅通水平。加大交通堵点治理力度,实施真州路北延、杨柳青路西延、大学路南延、江都路南延、维扬路南延等工程,完成真州路与文昌路交叉口立体化改造,建成观潮路跨古运河大桥,拓宽改造文昌西路沿线6个交叉口。
28.推进“公交优先”战略。推进市区公交车“同城同行同价”工作,启动实施主城与江都公交重组方案。现役军人免费乘坐市区公交车。新辟、调整公交车线路12条,新增仪征园博园至扬州西枢纽客运站旅游专线1条,新建蜀冈新城、广陵产业园公交首末站,改扩建动物之窗公交停车场。市区新增南部快速通道公交专用道,新(改)建公交站棚50座。加快建设扬州高铁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宝应、高邮、仪征综合交通枢纽。全市新增3个乡镇开通镇村公交,镇村公交开通率达90%。
29.整治美化市容环境。围绕省运会、省园博会市容保障,突出“三路一环”、重要场馆、重要宾馆、4A级以上旅游景点等重点区域,对流动摊点、出店经营、露天烧烤、环境卫生、城市家具等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对市区43条道路城市家具进行美化出新,对61条道路广告店招进行拆除改造提升。
30.提升城市东南片区宜居宜行水平。持续推进“三网(水网、绿网、路网)九园(三湾、曲江、七里河、同心河、文峰、大水湾、古运河滨水、南绕城、施井公园)”建设,建成连运路二期工程,实施文峰路拓宽及南延、新农东路建设、施井路拓宽整治等项目。完成马泊河、长沟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建成同心河公园、文峰公园和七里河公园一期工程。
31.大力推进“厕所革命”。制定新(改)建公厕标准及方案,全市新增农村卫生改厕9000座,新(改)建城乡标准化卫生公厕53座、2A级以上旅游厕所40座。全市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厕所82座,主城区规划建设步行“十分钟如厕圈”。
32.启动建设“我的扬州-幸福扬州”APP项目。实现手机在线市民卡充值、查询,水、电、燃气缴费,园林年卡和宁镇扬旅游卡售卡,以及虚拟公交卡发行等便民功能。

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平安扬州”建设水平
33.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大力实施城市建筑物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拆除楼顶广告牌,全面整治沿街广告牌。实施“生命通道畅通工程”,对公共场所、居民区消防救护通道进行全面清障,确保全天候畅通无阻。构建全市统一的社会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雪亮工程”,在视频盲点、治安复杂地区等部位新增500个高清探头。在18个老旧小区安装实有人口视频门禁系统。在小学上学和放学时段试点开通1条以上亲子公交专线,主城区中小学校门500米半径实现公交站台全覆盖。强化在校学生安全保障,创建“扬州市平安校园示范校”35所。加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信息登记、隐患排查整改,登记备案率达90%以上。基本建成功能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市新增社区律师工作室70家,市区免费提供法律咨询1万人次以上、法律援助2000件以上。
34.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完成瓜洲外排泵站水下工程。实施长江江堤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加固沿岸堤防13.07公里。加快扬农退城进园进度,基本拆除宝塔湾厂区大学路南延及以东部分。全市新建2支专职消防队。规划建设市、县、乡、村四级应急广播体系,建成全市县级以上应急广播服务平台。为全市所有户籍居民政府付费购买地震、台风、洪水、雷击等自然灾害人身意外伤害险和家庭财产综合保险。

培训讲师送技能、义诊下乡解病难肇州扶贫"干货连连"
湖南省侨联副巡视员郭剑虹来湘西调研
我市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发展渐入佳境
有才你就来!爱济南推广语征集开始啦
鞍山市邮政管理局:严查快递实名收寄
中共扬州市委 扬州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8年民生幸福工程的实施意见
“以城带乡”为老百姓健康护航
玄武区试点“一站式”服务 解决部门多、工期长问题
安阳日报小记者聆听孙海俊老师主题讲座
客户罹患肠癌建阳国寿快速赔付
抢险人员第一时间排水保畅通
大足:"交安"5号行动查处违法案件18起
今天立夏 你老家会吃什么?有小朋友带着鹅蛋去参加立夏撞蛋比赛
聆听榜样声音 感悟道德力量,珠海开展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火车站南广场片区将这样建
卖鱼桥小学首届班主任技能大赛落幕 4轮晋级赛历时2个多月 6名班主任获得特等奖
我省摘3金2银3铜
2018城区公办初中施教区公布 新增梅中教育集团运河中学
景德镇市高新地税局多措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关建勋到平定县调研指导时强调:对标对表 重整行装再出发 走出转型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