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幸福感不断跃升

  让群众幸福感不断跃升
—西峡县公众安全感获全省第一的背后
南阳市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工作现场会参会人员参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设立在仲景小镇的便民警务站
南阳日报记者 党华 特约记者 高崭
金秋时节,西峡县平安建设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在2018年上半年河南省公众安全感调查中,西峡县位列全省157个县(市、区)第一名,首次创造了全市最好成绩,为平安南阳建设添彩发力。市委政法委为西峡县政法委荣记集体三等功,政法委书记杨松林荣记个人三等功。
是什么让西峡县群众安全感这么强?近日,全市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工作现场会在西峡县召开,记者实地探访了西峡县白庙民俗村、公安便民服务站、仲景小镇、综治中心以及城关派出所,切实感受到西峡的成绩当之无愧。
网格化管理 精细服务片区
走进西峡县五里桥镇的白庙平安民俗新村,农耕文化塑像和小桥流水相映成趣,房前屋后的月季花丛和猕猴桃果园,累累果实与鲜花点缀着丰收的景象。56岁的村民张秀兰说:“俺们村过去是出了名的乱,打架、丢东西是常事,搬到新村后就像住在景区,风景好不说,治安也特别好,白天晚上敞着门都不怕。”让张秀兰感到放心的,是白庙新村实行综合治理带来的改变。该村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除了对村容村貌进行改造提升,对群众意见较大的盗窃案件、邻里纠纷等软环境进行大力整改。村里成立了义务巡查队,安装高清视频探头,进行技防加人防全天巡查;村民还自发组成义务调解队,化解矛盾。如今,白庙新村不但是果木飘香、宜农宜游的产业新村,更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平安新村。
白庙新村只是西峡平安建设中的一个侧影。据介绍,西峡县以建设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为抓手,整合了公安、司法、民政、城建等部门涉及民生职能,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断跃升。
根据山多地广人稀的县情,西峡县从基层入手,在三级综治网络的基础上推行网格化管理,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和党建联络员、民情信息员、网格管理员,建立了综治信息数据库,采集录入了网格内的“人、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做到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网格长和网格员每天在网格内解决“小问题”、调解“小纠纷”、消除“小隐患”,有效防止了矛盾积聚、风险叠加。今年以来,西峡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已接受群众咨询1万余次,办理群众诉求800多件,调处矛盾纠纷600余起;依托网格力量每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00多件,为居民办好事实事3500多件,协破各类案件300多起。
信息化防控 监控无处不在
该县还大力推进“雪亮工程”,累计投资1.28亿元,设立监控探头10000余个,人脸识别系统134路,高空视频云管理系统点位30处,热点信息采集系统25套,智能卡口32个,微卡口50个。建成集监控巡查、分析研判、实时指挥等功能为一体的县乡两级联网视频监控中心,实现了全县范围内视频监控联网运行、信息共享、互联互控。两年来,利用信息化手段成功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3名。
系列化创建 实现共治共享
西峡县深化“平安创建”活动以来,全县19个乡镇(街道)获市级平安乡镇(街道)命名,80%以上的乡镇(街道)达到市级“民主法治乡镇(街道)”标准,7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市级“民主法治村(社区)”标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已成为习惯。深化“传树争做”活动,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争先锋先进、做好人好事,全县上下崇德尚法、孝老爱亲、互帮互助、爱岗敬业、明礼诚信蔚然成风。
近年来,西峡县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一批“国字号”荣誉,县域综合实力位居全省第22位。

阀门掉进便池下水道,她伸手去掏被卡
爱科幻的跨界语文课老师 帮学生电话“追星”
山海天建设管理局:打造美丽乡村新家园
流淌着的运河民俗2018中国江南网船会今天举行
市档案局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
让群众幸福感不断跃升
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入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窗口
周日市图书馆举行古琴欣赏课
9月1日起省府大院周边七条道路实施交通管制
我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光明日报:法治教育进学校不能流于形式
市司法局召开2018年社区矫正工作会议
中山门大街7月启动整治
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护航妇幼健康
上海科技馆“巴斯夫小小化学家”全新上线
鼓楼开展迎首个“中国医师节”活动
苏州市发放年度专项医疗救助金共计4571.3万元
石家庄小伙李旺泽捐两万棵树为省会添绿色
“美丽汉中我的家——‘综合创建杯’汉中第二届莲花圣手作文大赛”落幕
北运河苏式园林建筑问津园27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