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涵 报道组 吴莉莉 文/摄
8月31日下午,记者随采访车一路驶进开化县中村乡光明村,村路渐窄,人烟渐少,一侧是山体,另一侧是簇簇白菊,再远处则是不知名的点点翠绿。
“远处也是中药材,是前胡和白花蛇舌草,去年种下的。今年采收的主要是七月菊,目前已接近尾声。”礼亲家庭农场负责人吴礼清介绍,种植七月菊期间,他专门聘请了安徽种植专家做技术顾问,每隔半月进行一次生物防治。
礼亲家庭农场七月菊种植基地
在中村乡,吴礼清早已小有名气。上世纪90年代末,吴礼清作为开化县的惟一代表,荣膺全市“十佳来料加工经纪人”称号。
1992年5月起,经朋友介绍,吴礼清开始做墙布生意,后来回乡成立中村乡黄麻专业合作社。“我们的墙布主要采用麻、草、竹片、芦苇等原料制作,所有工序无任何化学处理,因此又被称为天然墙纸。”吴礼清介绍,他的产品热销海内外,销往俄罗斯、美国、韩国等国家。2012年,吴礼清的黄麻加工点分布在马金、华埠、池淮、音坑、村头及开化县城,附属产品加工工人达2000多人。
“墙布大王”为何种起了中药材?原来,吴礼清的生态墙布胜在纯手工、纯天然,但近年来,老手艺人渐渐凋零,年轻人多外出打工,不愿继承制作工艺,产业远不如从前。2016年,吴礼清将投资目光锁定在中药材种植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养生需求越来越旺盛。”
“这是今年新建的加工间和仓储间。”说话间,吴礼清带着记者来到山坡上的一幢蓝色房子前,走进其中,见有一个占地20平方米的冷库和4台烘干设备。
“4台烘干机共可烘干300斤鲜花,主要通过生物质颗粒燃烧供热烘干。同土灶烘干相比,可以提高工效,环保无污染;同电烘箱相比,节约加工成本。”吴礼清介绍,生物质颗粒燃烧供热烘干这一模式最初用于茶叶加工,后应用于中药材烘干环节。
“鲜菊花烘干共需要72小时,历经3次加温,可达到最佳烘干效果。”经多次尝试,吴礼清已经掌握其中门道。他从冷库取出已经烘好的菊花,记者看到,菊花花瓣完整,花形漂亮。
“今年,10亩七月菊亩产300斤鲜花,产量不算高,还在试种阶段。”吴礼清相告,眼下,他在何田乡流转了200亩荒地种植覆盆子,在中村乡流转了105亩土地种植前胡、白花蛇舌草、七月菊、金丝黄菊等中药材。
吴礼清告诉记者,等他摸索出适合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之道,想带领更多村民种植中药材,走上致富路,就像当年制作墙布一样。
黄山市5人入选省“旅游英才培养计划”
赢得群众好口碑 树立社区好形象
栾川超级黄金周接待游客40.99万人次谱写栾川旅游新篇章
自行车棚"暗藏乾坤" 象山金秋小区车棚出租叫人"捏把汗"
市建委领导带队检查节后地铁建设安全生产工作
“墙布大王”转型种药材
少年潜入农户家 竟为过把游戏瘾
尽心尽力办成办好盛会
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强化担当积极作为加快推进
上海动物园靓丽景观迎新年
渭南市食品生产许可公告(第101号)
进口摩托车上牌 贵阳4个交警大队直接办结
重读《攻克汴京》
大田:干群共绘廉洁墙
夷陵区四万学生走进《生态小公民》课堂 培育绿色理念从娃娃抓起
我市发布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
全员齐行动 服务不打折
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
王成在和顺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