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宝


人物简介
  楼宝,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舟山市资深拔尖人才,浙江最美科技人,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自强模范,中国水产学会资深会员,入选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曾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和国家海洋科技二等奖等奖项十余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4件,发表论文160余篇,在海水养殖动物繁殖生物学、增养殖学和遗传育种学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完成的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浙江省海水增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毕业来到舟山从事对虾增殖放流
  我是义乌人,大学就读于上海水产大学。男孩子嘛,觉得水产大学不是抓鱼就是游泳,好玩,真正进大学后才明白,水产可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我所就读的渔业资源专业,课程从气象学、海洋学、海洋生物学,到海商法、渔政管理,涉猎广泛。
  1992年,我作为学生干部暑期考察团一员到过舟山,对舟山的印象停留在鲁家峙低矮的民房,以及挂了蚊帐还把我咬出一手臂蚊子包的舟渔公司技校宿舍。那时候还没想过,一年后,我毕业会被分配到位于舟山的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1993年,水产研究所还位于沈家门小西湖弄,门口有个菜场,菜场旁边是同济路。窄长的青石板路,街边店铺的木门,还有冒着热气的生煎包子,充满着渔村的气息。
  我被分配到渔业资源研究室,师从徐君卓先生从事中国对虾的增殖放流。中国对虾本生长在黄渤海区域,上世纪70-90年代,解决中国对虾的人工育苗技术并对其进行增殖放流成为全国性的课题,浙江区域是我们所负责的。
舟山现在普遍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期才开始引进培育的。受到舟山气候、水温的限制,自然条件下,每年只能养殖出一茬,后来定海小沙的养殖户陈文龙在舟山首创大棚养虾,从一亩地只能出几十斤虾到成功实现了“吨养”。可以说,舟山南美白对虾的大棚养殖引领了整个浙江省,陈文龙也是舟山渔民转产转业的典型。
  成为“养鱼专业户”
  从进入研究所以来,我一直致力于海水养殖动物的人工育苗工作。
  人工繁殖和照顾孕妇是一个道理,我们的育苗基地在登步岛不远处的西轩岛。12月份要将鱼移到室内进行培育,三到五个月内,请“产妇”吃好喝好。
  照顾“产妇”的过程中,总有磕磕绊绊。有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忘记关阀门,导致一池子的鱼死了不少;也有人好心办坏事,用漂白粉对池子中的鱼进行消毒;或者半夜停电,鱼缺氧奄奄一息。好在这些都只是小插曲,大部分的情况下,“产妇”被我们照料得很好。
  大多数情况下鱼都是自然产卵的,当然也有“产妇”迟迟不生产,和人一样,我们也要给它们打催产针。从鱼卵孵化出小鱼苗,等到小鱼苗养成大鱼苗需要60天左右,我们寸步不离在岛上照料。
  从2001年以来,我对鮸鱼、褐牙鲆、黄姑鱼、石斑鱼、条石鲷、小黄鱼等10多种鱼类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
  小小心愿:能称呼我为“小黄鱼之父”
  我们现在做的小黄鱼育苗,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如今已经培育到了子四代。我们专门设立了小黄鱼宴,做成十几道菜品,吃过的人都说和野生的味道相差无几。
  2014年春天,我偶然听说象山石浦有养殖户的网箱里钻进了上千尾野生小黄鱼幼苗,欣喜若狂,连忙赶往象山。小黄鱼是洄游生物,我们估计它们在象山海域生产后,孵化的鱼苗循着饵料误入了网箱。
  我劝说养殖户不要把这批野生小黄鱼幼苗卖给别人。如果卖了,顶多养大当盘中餐,没有科学研究价值,养殖户最终把这些鱼苗留给了我们。
  进行新种类的开发有很多途径,一种是到海上去捕活鱼,在室内养大,然后进行交配;另一种在海上直接捕获成年的雌鱼和雄鱼,为它们进行人工授精。但这两种方法,捕获难度高,成功概率十分低。我一直期盼有较大数量的活体小黄鱼,进行有效的科研实验,终于让我等到了。
  我们将这些鱼苗视若珍宝,当年冬天把它们从象山接到了西轩岛养殖基地,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第二年小黄鱼便成功产子,育苗成功,填补了国内的空白,这是全国渔业科技上的一件大事。
  苗种繁育出来以后,不但可以投放市场进行人工养殖,还可以用于增殖放流。因为这些小黄鱼,我结交了象山县科技局的王其伟局长,并成为好朋友。他专门为小黄鱼育苗成功写了首诗:“我乃东海小龙女,误入情网到人间;主人视我掌上珠,西轩岛上把家安。”短短四句,把来龙去脉描写得活灵活现。
  我也有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大家在禁渔期吃到我们培育出来的美味小黄鱼时说,楼宝是“小黄鱼之父”。我们搞科研的,一辈子能和一条鱼挂钩在一块儿,也值了。
  十年磨一剑:黄姑鱼的全雌化
  除了小黄鱼以外,大黄鱼和黄姑鱼的育种也是我的研究重心。在黄姑鱼研究上,我用了10年,带领科研团队不断做实验,终于实现了全雌性的育苗,打算明后年去申报新品种。
  黄姑鱼的全雌化育种灵感来源于左口鱼,雌性的左口鱼长得比雄性快,个头也比雄性大,黄姑鱼也有这样的特征,如果人工养殖实现全雌化,可以给养殖户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我们作为公益性的研究所,苗种开发出来后,让养殖户去养,不断优化技术。
  《黄姑鱼养殖的理论鱼实践》这本书大概有80万字,我正在撰写,融合了十年间发表的上百篇论文。我一直说,我们工作地点在舟山,但是渔业科研是要放眼全世界。我们要做的是“顶天立地”的事儿。所谓的“顶天”,就是搞应用基础研究,比如做全基因组学研究,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所谓“立地”,要与养殖户对接,帮养殖户做到减量增收。
  如今培育出来的全雌性黄姑鱼,我将它们命名为“舟山一号”,已经培育出了几万尾,正在网箱进行养殖。
  穿着皮鞋去养鱼
  一直以来,人们觉得养鱼是很低微很辛苦的行业,导致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从事这行。
  作为浙江海洋大学研究生导师,我每个新学期开学时都要给学生们打气,告诉他们水产养殖的重要性。我的母校早已将多年前的养殖系改名为水产与生命学院,我们的研究就和医生的研究一样,只不过研究的对象从人变成了鱼。我跟学生说,我们的研究是解析海洋生物的生命,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要有信心,我们要做到穿着皮鞋去养鱼。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我们也要转变养殖的思维。以前网箱小、近海,网箱是用木板围起来的,网箱下面鱼的粪便、残留的饲料有的地方累计有一米厚,污染了环境。我们现在要做到多学科融合发展地进行养殖。现在的网箱采用hdpe管桩放在外海,抗风浪能力强,又利用外海的水深、水流对鱼的粪便等进行分解。
  从滩涂到浅海,日后我们要实现工厂化养殖,在陆地上造一个大车间,内部有水池,有可调控的水温、溶解氧等智能化设施,三产融合后,随着资本化和设施化水平的提高,这些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记得上大学时,一位老师对我说过,渔权即海权。南海的诸多岛屿,都有先民捕鱼留下的生活痕迹以及古籍文献记载,理解这些,会为我们的渔业深感自豪。而我们这些奋斗在渔业战线上的人,更要去理解行业的重要性,工作至今25年,我很享受这个过程。
  【作者】黄燕玲; 楼宝

今日关注:安庆东部新城污水排放本月底实现畅通
重返开封解放历史现场:张绍儒秘密为共产党工作
“智慧用电”全力冲刺三万套安装任务
镜湖区多所学校旧貌换新颜 喜迎新学期
长春市开展“国家安全校园行”活动
楼宝
振兴区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市妇联开展"泰山先锋"志愿服务活动
西安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粗心男子拿三万当两万存 银行柜员拾金不昧寻客户
我市构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新格局
内乡县:市政府食安办到内乡考核食品安全工作
参与瓜分大乐透“6亿元大派奖” 追加投注少不了
特殊教育教师的三颗心
苏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22个月稳定在扩张区间
殷都区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
平谷首个共有产权房项目摇号
市长刘非主持召开专题调度会 确保新一年项目建设良好开局
三年未招到一个医生 乡镇卫生院招医生为何这么难?
襄阳日报传媒集团举办歌咏暨拔河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