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民应知法懂法,加强自律


几天前,一位女士吐槽工作、生活的短视频突然在我市微信朋友圈流传,并迅速发酵、发展成为舆论热点。几段10秒钟的视频在短时间内引爆舆情,这样的事件近年来少有,它已经成为我市一起典型的互联网公共事件,在网络狂欢背后更应该引起社会大众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和空气、水一样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必需品。从蓬头稚子到耄耋老人,从繁华都市到山野乡村,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可以说,当代人如果要正常地工作、生活、学习,已经几乎离不开互联网,而且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万物互联,互联网将更加深刻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互联网有极强的传播性和极大的粘性。如今几乎人人都在使用的社交软件———微信就体现了这个特点。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微信和别人交流、沟通,很多朋友圈发生的事情我们立即就可以通过微信得知。由于微信平台已经衍生出一个生态链,以及学习、工作、社交的必要性,我们也越来越离不开微信,需要从中获知新闻、资讯和知识等等。我想,这也是日前这几段短视频能够成为互联网公共事件的根本原因。
  然而,我们都知道,科技是中性的,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便捷,同时如果管控不好的话也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比如核技术既能用来发电,也能制造核弹引发战争;汽车能大大地提高人类的出行速度,也会引发交通事故。互联网技术也一样,例如它让普通人便捷迅速地联通世界,在获得巨量资讯的同时也能够自己发声,但信息爆炸的冲击波也超越了我们普通人的认知和接受能力,可能面对互联网有置身滔天巨浪的压迫感。同时,浩如烟海的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甚至有滋生犯罪的土壤。正是鉴于这个原因,国家有关部门在充分鼓励互联网落地的基础上,又制定了相关法律来规范大众的行为。
我们常说,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的使用要遵守法律规定,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所以,每个人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都应该知法懂法,加强自律,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而不是靠一些出位的言论、装腔作势的表演,甚至突破法律、道德底线的行为来获得关注,牟取私利。这样的行为,也许能在短期内获得一定利益,但从长远来说必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和民众唾弃。
  在这起互联网公共事件中,除了能够引发我们应该强化网络自律意识的思考外,我个人还隐约看到了网络暴力的影子。
  “网络暴力”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是指网民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对人进行伤害与诬蔑。这些网民利用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通过语言、文字、图片等对公共事件中的当事人进行尖酸刻薄、恶毒的人身攻击。虽说对于公共事件,每个人都有评论的权利,但这些评论往往超出了正常的评论范围,可能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工作、生活秩序和精神状态,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在网络空间里,如果一个人犯法或者犯错,在法律和道德框架内,自然有相关管理部门对他进行惩罚,大众也有通过正当渠道进行举报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如果以隐匿的方式对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和恶意攻击,同样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理性评论公共事件,不传谣、不造谣,远离网络暴力,应该是每一个网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总之,几天前发生的这起互联网公共事件,应该成为我市网民培养网络自律意识和远离网络暴力意识的起点,其中引发的思考值得我们引以为鉴。

女子非法穿越格聂景区被困 获救后感叹“活着真好”
韩冰赴瑶海区调研政协工作
清华北大公布自主招生初审 青岛6所高中19名学子通过
尤溪集中销毁300多件非法烟花爆竹,价值5万余元
从“东堤码头”到湛江港 湛江现代港口的建设历程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民应知法懂法,加强自律
普陀区多部门联合执法 集中整治旅游环境
临沂多方合力努力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新局面
我市核发第一张由银行受理的营业执照
浙江省首批4个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公布 温州2家单位榜上有名
通许牧原“老总”激情上演咸平湖中的生死营救,被网民赞誉为“最美的‘猪倌儿”
东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张成彬:学习十九大精神 推动社区振兴
专家:“三天可见”说明人们自我封闭的倾向很严重
鄱阳从家风入手把好纪检干部“入口关”
刑案审查起诉阶段试点律师全覆盖
女子驾摩托车摔倒路边昏迷不醒三亚路管员“公主抱”送医化险为夷
“梦马”开跑 6000多人在最有科技感的大道上畅跑
为海南中药饮片行业注入活力 海南康农堂新厂10日投产
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召开2018年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业务培训会
无证据证明被保险人系疾病死亡 保险公司被判支付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