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多么美丽的名字,随着年华的老去,我日夜聆听着它对我的呼唤;童年,多么珍贵的岁月,我期待着故地重游,能够找回那时的影子,我翘首企盼这次的再见……”这是近日旅顺广播电视台收到的一封来信,写信者名叫柳德米拉·克鲁特金娜,来自俄罗斯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1950年出生在旅顺,童年是在旅顺度过的,她的父亲是一名苏联红军,去世后安葬在旅顺的苏军公墓。信中还附带了老人想要寻找的建筑和友人的旧照。
柳德米拉·克鲁特金娜5月初将要来旅顺,和她同行的还有多位前苏联红军的子女。父辈都曾在旅顺战斗生活过,他们或是出生在旅顺,或是随军在旅顺居住,都希望回旅顺看看,找到童年生活的场所和中国玩伴。
“中苏人民是永久弟兄,两大民族的友谊团结紧,纯朴的人民并肩站起来,纯朴的人民欢唱向前进……”这首流行于上世纪50年代的歌曲《莫斯科—北京》让柳德米拉·克鲁特金娜和她即将同行来旅顺的伙伴们对中国的记忆始终鲜活生动。克鲁特金娜在信中说,她要寻找当年旅顺的普希金学校,1945-1955年期间叫第五小学。将要和她同来旅顺的塔季扬娜·希科娃,1953-1955年同父母一起在旅顺居住,1955年随父母去了列宁格勒。她要寻找中国大姐王友民(音译),1947-1949年家住水师营,人们称她为“黛希”,当时年龄大约15~18岁,会说一点俄语,会做俄餐。已经93岁高龄的前苏联红军阿纳托利·科金,想要寻找当年住过的房子,他1947-1950年同妻子住在旅顺,附近有营房、洗衣店和中国电影院,还有海军军官楼和海军医院。
5月,旅顺樱花烂漫,欢迎带着思念即将“回家”的几位俄罗斯老人。
冶金小学来了位“洋教头”系全省小学首位外籍足球教练
首批心理危机预防队将进社区 为可能存在自杀危险的人提供帮助
关注饮水卫生 共享健康生活——记嘉源水司水质管理部科学用水宣传进社区活动
苏仙区乡村振兴工作座谈会召开
“摩托大军”返乡
一位前苏联红军女儿的来信一场跨越近70年的友谊追寻
夏凤俭到江油督导“7.11”防汛抢险工作
我市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公租房分配任务
国网南平市延平区供电公司:安全用电宣传进校园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作组调研我市国家森林特色小镇建设情况
青田县完成千峡湖区域空气站建设
“贫困户”朱升起的幸福年账
庐陵新区红声社区开展庆“六一”活动 读一封家书 品一份情怀
韩城用心为残疾人谋幸福
武宁县第九片区责任单位联合居民开展环境整治活动
安庆市教体局赴太湖走访慰问驻村干部
四川省党政代表团来我市参观南湖革命纪念馆瞻仰红船
领会精神依法审计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广元四提升助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
市综合执法局举全局之力促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