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残联“四个结合”精准扶贫 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


近日,为认真贯彻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市残联将精准扶贫工作列为首要工程、头等大事,着力采取“四个结合”措施,扎实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全市建档立卡12103名残疾人,目前已脱贫6703人。
一、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全面提高残疾人及其家庭生活保障水平。落实普惠性制度安排的同时,落实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政策,既保障残疾人现实生存需要,又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一是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为3.67万名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698.78万元,为3.41万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2520.9万元。二是落实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投入237.03万元为23703名残疾人提供全额养老保险缴费资助,投入2.365万元为2365名城镇重度残疾人代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是落实残疾人优惠待遇。投入107.7万元为718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投入120万元为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投保意外伤害险,为3149名肢体残疾人发放代步车燃油补贴81.87万元,将303户残疾人危房纳入政府危房改造项目。四是制定出台惠残政策。制定出台了《关于给予大龄自闭症、智力障碍残疾人康复教育照料补贴的实施方案》,对在机构进行康复教育照料的,给予1000元/人/月的补贴;出台了我市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政策,每名残疾人每年享受480元的免费乘车补贴。
二、坚持兜底保障和就业增收相结合,千方百计促进残疾人就业。增加收入是精准扶贫的靶心,促进就业是增收的关键举措。在坚持兜底保障的同时加大帮扶力度,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支持残疾人多种形式增收。一是认真落实市委组织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若干规定》。实施《关于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励的办法》,深入推进全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试点工作。投入资金83万元支持各区辅助性就业机构建设。二是扶持残疾人产业发展。按照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工作思路,注重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全市31个由残疾人创办的合作社安置和辐射带动478名残疾人就业脱贫。三是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免费提供失业登记、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广泛开展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承办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研讨会,市残联举办职业技术培训班90期,培训4953人,帮助1588名城镇残疾人就业。四是修订了《吉林市残疾人公益岗位及农村残疾人“带头人”管理办法》。提高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工作补贴额度。乡镇街道专职委员补贴标准为不超过10000元/年/人、村级专职委员补贴标准为不超过2400元/年/人。
三、坚持强基固本与优化环境相结合,大力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和改进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有力支撑。一是做好残疾康复服务工作。全国康复服务机构信息发布试点、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试点等各项国家级、省级试点落户吉林,使残疾人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的特殊关爱。市残联制定下发了《吉林市残疾人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吉林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办法》。全年举办精准康复服务培训班和技术讲座16期,为19200名残疾人提供31项精准康复服务,完成省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的100.3%,配发助听器81只、人工耳蜗9例、适配大小腿假肢252例、各类辅具23类577件,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1200人、免费住院128人,康复训练脑瘫儿童194名、智力障碍儿童122名、孤独症儿童60名。二是提升残疾人受教育水平。在落实“两免一补”普惠政策的同时,通过扶残助学项目、国家彩票公益金项目等,加大对残疾人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就学的扶持和资助力度。出台了《吉林市扶残助学金(高中阶段)实施办法》,对接受高中阶段的残疾人学生(2000元/人/年)和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人子女(一次性2000元)。在各阶段入学就读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政策支持全覆盖。三是推进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对市残联网站进行无障碍改造,在市电视台播放手语节目48期,实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80户,提高残疾人自主生活、参与社会活动以及融于社会的能力。
四、坚持广泛宣传与社会救助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推动作用。实现残疾人小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打好扶贫脱贫攻坚战,必须更加广泛有效地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强大合力。一是强化社会帮扶救助。发放价值20万元的脑瘫儿童轮椅60辆。搭建社会爱心平台,筹集5.6万元款物救助102名残疾学生。二是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残疾人服务热线12385平台、律师及法律援助中心人员作用,接待残疾人投诉120件,法律援助17件,残疾人单访190人次、群体访6批200余人次,解决残疾人诉求,维护残疾人群体稳定。三是强化宣传引导。依托市级各大媒体创办残疾人专题、专栏及手语新闻节目,对残疾人各项工作进行深入报道。全年播出消息110余条,报刊刊登稿件80余件,在各级网站发布信息2665条,在市电视台播放手语节目48期。四是强化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影响力。在“四自”精神的引领下,全市以“追梦”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吉林市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和第六届残疾人优秀艺术作品展活动,极大丰富了残疾人朋友的业余生活。随着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市残疾人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赛事上捷报频传。在省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22金24银21铜的好成绩;我市残疾人体育选手代表国家参加第十一届世界特奥会地板曲棍项目,获得了第4名的好成绩;代表吉林省参加2017年国际特殊奥林匹克东亚区融合篮球赛荣获冠军;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特奥轮滑比赛,获得3金5银8铜。

开展节前食品安全检查 保障市民节日“餐桌安全”
九龙湿地公园发现中华秋沙鸭
新区举办2018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
为何无法使用慢性病医保相关部门:已详细答疑
冷水江市总工会举办2018年工会财务、经审业务培训班
吉林市残联“四个结合”精准扶贫 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
朝天区多举措确保一季度项目投资实现“开门红”
自媒体公号“彩蛋”引小散 免费课程吸引散户上钩
时评:微商不能成“三无”产品温床
智志双扶 海口构建全覆盖的教育精准扶贫“关爱网”
阜阳银监分局启动“质量提升年活动”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歙县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
权威发布 | 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市政府领导同志的分工调整
云和沈庄村热盼一树梨花开
[大邑县]大邑县积极融合乡村文化推进林盘聚落打造
滦县环保分局着力抓好“多个点”全力提升环境执法能力
【鱼台县】市考核组来我县考核计划生育工作
高清图:爱心接力站为户外工作者送清凉
2018绿色经济遂宁会议将于9月5日在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