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审批制度“瘦身”、专家评审核查、多方评分制、“黑名单”管理……日前,记者从温州市环保局获悉,温州环保提前完成了自身机制改革,在年底前实现“最多跑一次”全覆盖,温州环保“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在全省环保系统内交流推广。
环评手续一直是群众、企业和环保部门接触较多的业务之一。如何实现“最多跑一次”?温州环保部门开启环评“瘦身”,降低服务门槛。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试点是环保“最多跑一次”改革亮点之一。在产业园区或省级特色小镇规划的准入条件内,一张环保“负面清单”化繁为简,记录了所有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对于“负面清单”外的项目,由原本的环评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也就是说,如今企业入驻只要依据环境准入条件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书并报环保部门备案即可。这项改革推出之后,群众办事流程大大简化,仅环评文件编制时间就缩短了30%以上。
环评手续简化便民,是否意味着审批质量有所放松?为了保证环评审批流程和文件的真实性、公正性,环保系统“动真格”:成立专家库对报告数据源头进行核查;涉及环评的单位多方相互打分;考核中发现不合格的单位和工作人员拉入“黑名单”……这一系列配套考核制度的出台,为审批质量保驾护航,提升了环保风险管控能力。
去年,市环保局成立评估中心,组建专家库,在委托评估中心组织专家技术评估时,通过随机抽取专家,保证权威性、公正性。据了解,环保部门完善了环评中介机构考核制度、专家信用评价制度等配套制度,实行评估中心、业主、专家和环评中介机构相互评价打分。一旦通过评估和交叉检查发现环评质量低下,环评中介机构考核不合格等现象,环保部门将采取措施,对环评中介机构实施3个月到6个月的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不得承接环评业务也不得报批环评文件。同样,经评价打分,对责任心不足、水平不够的专家,拉入“黑名单”实行限制评估或退出机制。
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高永兴告诉记者,“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企业在享受到改革红利的同时,更应注重环保责任,“环保投入不能低、责任不能减,部门的风险管控意识不能降、监管力度不能少,温州环保将继续谋求发展和环境保护间的‘最大公约数’。”
据了解,自全市实施“最多跑一次”以来,环保部门加快推进审批制度改革,通过转变依法行政意识,将行政服务落到实处。2017年市环保系统“最多跑一次”重点着力于环境管理体系的打造和完善。经过不断努力,形成了包括环评评估制度、环评审批制度、总量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等“四位一体”的环境管理体系。推行一站式服务,一证式管理,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做到环评文本质量不降低、审批标准不放松。(记者 张琳 通讯员 贾秋慧)
随县开办2018年公务员互联网远程在线培训
市领导赴汉阳区调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低则百元高至上千的乳胶枕质量如何 宁波来了场国家级体检
第35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购票中奖信息公示
超三成小微企业招工难 纷纷“机器换人”
温州环保“最多跑一次”改革“动真格”
“天猫小店”衢州开出第一家
农行上海黄浦打浦支行帮助老年客户兑付18年前老存单
洋县十余商户自发投入脱贫攻坚
市环保局组织党员走进天籁社区
环卫工人技能大练兵可不是只有扫地这么简单!
【市场观察】古镇民宿迎来发展新机
惠州"带子""青口"检出氯霉素 不合格产品被依法查封
市质监局组织召开国家碳纤维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重庆启动禁渔期“零点行动”
关于推迟宣城市秋季高中教师资格认定网报时间的通知
让生物产业 转型“加速跑”
宜春首届“团聚英才、创在宜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龙潭区组织服务团与企业对接
永吉县交管大队严查“酒驾”打好新年开局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