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有72座桥墩东莞造,还有这些“莞味”元素你知道吗?


●第一座桥墩装船
东莞时间网10月24日讯   昨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今天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将正式通车运营。港珠澳大桥有72座桥墩是在东莞洪梅建造的,单个桥墩最重的3510吨,建造过程中创造了多个第一,为港珠澳大桥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制造揭秘
桥墩最重3510吨,使用钢筋创世界纪录
港珠澳大桥桥墩施工工程分3个标段,东莞预制场承建的桥墩主要用于青州航道桥(中国结)段。预制场位于洪梅镇金鳌沙村,隶属于中交一航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2012年底到2015年6月期间,为港珠澳大桥建造了72座桥墩,共计113件(由于部分桥墩太大、太高,采用分开预制的装配式桥墩),单个桥墩最重达3510吨。
东莞预制场承建的桥墩有9大类、40种型号,总共要浇注混凝土229次,单次最大浇筑量达974m3,单个桥墩最重达3510吨。桥墩建造中用了三大新技术——大直径厚涂层环氧钢筋加工技术、桥墩干接缝竖向匹配预制技术、桥梁墩柱立式出运技术,对缩短桥梁建设周期,实现快速成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开创了桥梁基础结构施工的新方法。
●桥墩拖运
“港珠澳大桥按120年使用年限时间设计,桥墩耐久性要求很高,这对桥墩制作过程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中交一航局五公司东莞预制场项目副总工程师张万达(时任技术员)说,为了提高钢筋的耐腐蚀性,项目部采用大直径厚涂层环氧钢筋加工技术,在钢筋外表面增加环氧涂层做保护。但是环氧涂层很脆弱,施工中稍有磕碰、刮蹭,都会使涂层产生致命损伤,影响桥墩使用寿命,因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极其注意浇注精度。
浇筑时使用抗腐蚀性能好的高性能混凝土,这类高性能混凝土对水泥使用量很大,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在配料配合比上有所不同。同时混凝土外表面不允许设置施工预埋件和预留孔,以免形成腐蚀通道。
“大桥桥墩作为一个大型装配式墩台,安装精度却在毫米级,对构件对接部位的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张万达说。因为桥墩很大很高,制作运输难度很大,设计师采取分节装配,像搭积木式的,对接后不可避免地产生接缝,这就需要有预应力钢筋加强水平方向的受力能力,防止松动。桥墩承接桥面时,桥面竖向对接桥墩,需要有预应力钢筋连接作为桥墩横向受力的支撑。东莞预制场制造的桥墩使用的预应力粗钢筋是世界上首次大批量采用最粗的钢筋,直径达75mm。
东莞制造的港珠澳大桥 桥墩拖运示意图
海运惊险
拖带船吃水4米多,航道最浅处5米左右
2013年6月18日,首座桥墩高达26米,重达2650吨,从东莞拖运到施工目的地。由长120米、宽43米的拖带船拖运到施工水域。
担任由码头护航至坭洲水道航段的护航警戒任务的东莞海事部门介绍,拖带船通过航段通航环境复杂。为全力确保首次拖带作业成功,海事部门提前制定护航方案。“我们派出3艘海巡船艇、9名执法人员,提前到达护航起点附近水域,清理港池、航道,对通航水域实施交通管制。”东莞海事局相关负责人当时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拖带船吃水4米多,而航道最浅处才5米左右,需要特别注意。”
航经坭洲渡口、东莞水道沿江高速特大桥和坭洲过江电缆关键航段时,海事人员还实施交通管制;当拖带船队进入沙田港区的船舶密集水域时,执法人员提醒过往船舶注意避让,与拖带船队保持安全距离和安全航速通过。直到拖带船队顺利抵达广州水域,完成护航任务交接。
这样的护航任务,东莞海事部门共完成了100多次。
港珠澳大桥上的其他“莞味”
记者了解到,除了大桥桥墩之外,港珠澳大桥上还有其他展现“东莞制造”的元素。
东西人工岛室内装饰全部选用马可波罗瓷砖
马可波罗瓷砖为世界第一跨海大桥添砖,筑就伶仃洋上“最美地标”。根据设计方案,东岛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并承担游客观景揽胜功能;而西岛主要用于桥梁的养护服务及办公。
在建筑外观方面,东西人工岛皆引入德国peri公司最新的清水混凝土工艺,建成国内最大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而在室内装饰方面,全部选用马可波罗瓷砖,主要产品为经典e石代系列及e-stone+泰特石。据介绍,岛上建筑所选用的是马可波罗e-stone+系列泰特石。
三地穿梭电动巴士充电桩易事特造
港珠澳大桥三地穿梭电动巴士和电动汽车充电桩是由东莞易事特集团与合作伙伴提供。据了解, 桩体设计独具匠心、造型别致,工艺要求极其严格。而这些充电桩是易事特抢在“山竹”登陆前通宵达旦赶工和安装,以最佳品质为港珠澳三地往来新能源车提供优质的充电服务。
另外,易事特自主研发的ups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为口岸的旅检区、办公区机房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保障。
东莞理工人开“放行条”
如何确保港珠澳大桥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如何对桥梁健康状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东莞理工学院副校长、长江学者马宏伟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提出了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的桥梁安全监测全新方法,实现对桥梁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该团队利用上述成果与广东省地震局和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强强联合,成功研制出了“大型桥梁地震安全性在线监测系统”。经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批复,该系统于2017年底实施安装于港珠澳大桥,进行今后大桥的长期安全监测,时刻监测大桥的健康状况,确保国之重器的安全运营。
此外,在大桥的建设初期,马宏伟教授团队还给大桥建设开过一张放行条。早在2010年,马宏伟教授作为项目组副组长,完成了“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项目。

【国资委】全力推进干部作风大整顿活动
全镇在建违法建筑已全部停工 已整治在建违法建筑30宗
4月18日至4月25日停电公告
郭家满到高河镇访贫问苦
省级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南阳市创建4家
港珠澳大桥有72座桥墩东莞造,还有这些“莞味”元素你知道吗?
事发二广高速!酒后上高速练车奇葩男子被抓现行
九原百姓文化生活节节高
聚焦八大领域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小公寓里有着大市场
直接经济损失5279万元 台风“艾云尼”导致清远3.52万人受灾
乡村旅游农家“乐”
中车株机中速磁浮技术通过专家评审
每年补贴1000万元,汨罗五年内将扶持新造油茶林5万亩
张恩亮主持召开十二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小组第七次会议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扩大)报告会关建勋雷健坤巩成王旭明杨永生等参加
禄劝“5432”保障5.5万农户危房改造
10条线路公交车直达书展现场
新华有爱,理赔不难
滨州市四单位获评全省民政标准化先进单位 数量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