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婆婆,是我无悔的选择


身边好人
她本来是一名普通的女性,有家、有丈夫、有女儿,平时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一家祖孙三代尽享天伦之乐。
然而,命运弄人。她刚刚年过四十,丈夫突然因病离世。她独自一人咬紧牙关,毅然承担起了照顾尚未成年的女儿和年迈的婆婆的重担,用善良、爱心告慰九泉之下的丈夫。
她的故事,在邻居们中间家喻户晓,感动了周围的人,并被社区推荐为孝老爱亲的典型。9月27日,记者采访了铁西区霁虹街道新湖社区居民李华,听她讲述孝老爱亲故事——
1992年,李华与丈夫结婚。婚后,夫妻二人夫唱妇随,令同事和邻居羡慕不已。由于丈夫老家在山东,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她成家后就一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长年朝夕相处,不但婆媳之间从没红过脸,而且生活中,李华也尽量满足老人的要求。耳濡目染,孩子也争着孝顺老人,有好吃的总忘不了奶奶,逢年过节还给奶奶买些小礼物。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0年,李华的丈夫突发心梗去世。母亲老年丧子,妻子中年丧夫,女儿少年丧父,一个好端端的家庭顷刻陷入了悲痛与绝望之中。当时,李华的婆婆已经是80岁高龄的老人了,女儿正在读高中,照顾老人和孩子的重担一下子从夫妻两个人身上落在她一个人的肩上。
刚开始,李华每天下班回家,经常看到婆婆因为想儿子哭红了眼睛。为了怕婆婆触景生情,她不敢看电视,每天晚上陪着婆婆唠嗑、打扑克打发时光。平时,她拿婆婆当自己的亲妈待,晚上睡觉前要为婆婆打好洗脚水,早晨早早起来做饭,吃完饭后收拾完锅碗瓢盆再到单位去上班。尽管一天忙忙碌碌,但她从不叫苦叫累。
随着年龄的增长,婆婆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压、风湿病等多种疾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为了照顾好婆婆的饮食起居,李华每天早晨四点钟就起床,给婆婆穿衣、洗脸、照顾大小便。老人没有牙,平时喜欢吃饺子、馄饨、面食,她就变着花样给老人做好早餐和午餐。她在单位是一名质检员,负责零件最后的总检工作,责任大,任务重,每天下班坐通勤车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回到铁西,常常拖着疲倦的身体,先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回家做完饭菜,照顾老人吃饭。一切收拾妥当后,再帮婆婆按摩泡脚,陪她聊天。等安顿好老人休息后,常常已经是夜深人静。
李华常说,作为儿媳,要做到尽善尽美的“孝顺”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用心付出,就终会有回报。婆婆年纪大了,牙齿不好,李华做饭时总不忘特意问一下婆婆想吃什么。为了让婆婆有个好身体,什么奶呀豆粉啊之类的营养品长年不断。婆婆晚上有起夜的习惯,她怕老人上厕所摔倒,每天临睡前先把尿盆拿到婆婆屋里。由于李华的悉心照顾,婆婆每天都乐呵呵的,逢人便讲:“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这辈子娶到了这么孝顺的儿媳,是我最大的福分啊!”
三年前,婆婆不小心摔倒,造成骨折。在医院进行股骨头置换手术期间,李华一个人在医院里陪伴老人,像对待孩子一样,一匙一匙地把饭喂到婆婆嘴里。晚上老人不睡觉,她就陪着聊天,常常十天半月睡不上一宿完整觉。婆婆心疼地说:“孩子,让你受累了。如果没有你照顾,我恐怕就活不到今天了。”婆婆出院后,她又开始陪伴着老人做康复训练,扶着婆婆练习走路。如今,年已87岁的婆婆扶着助行器,借助轮椅还可以走上几步。
说起媳妇,姚莲枝老人总是乐得合不拢嘴:“人人都夸我们家有个好媳妇,我这真不知道是哪辈子修来的福哟。”说话间,老人的眼里已经噙满了泪水:“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拖累你们……”听婆婆这么说,李华总是一边给婆婆擦眼泪一边安慰道:“妈,您老千万别这么说,您从小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现在我们做这些也是应该的。”
这些年,一个人照顾年迈的婆婆,李华常常感到奔波、劳累、辛苦、无助,但她从未抱怨过,也从未把婆婆当作负担。八年来,一个人的辛苦操持和过度劳累,让她患上了严重的膝关节病,但她无怨无悔。她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尊敬老人同时也要做好表率,让下一代懂得尊敬老人,继承我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本版稿件由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吕良德采写

复兴桥建设工程进入施工关键阶段
桐城市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春节前建成开放
江山司法局开辟绿色通道
新化县移民局赴天门乡开展调研
智慧停车云平台项目监理采购项目谈判成交公告
孝敬婆婆,是我无悔的选择
李惠文在全市基层工会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工作会议上要求强弱项补短板 扎实推进 务求实效
徐州市计量中心全力保障全市集中供暖
高新区开展2018“绿秀高新”春季植树造林活动
经信委:常州市1家企业闯入2018年全国工业信息安全技能大赛复赛
智慧卫生检疫监管服务系统上线运行
深化同城融合的文登路径·战略布局篇
迎开学首日早高峰 大连公交准备好了
医保共建共享,暖了心聚了力
全省首批“三社联动”工程试点项目在芜落地
不让家人住于危房没有商量的余地
绥中县政务服务中心成立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质押贷款
市政协开展“三下乡”活动
2018中国旅游日宣城主题活动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