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市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春节前建成开放

——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扫描
图为新开放的市民广场。 何传伟摄
2018年1月8日晚,市委书记刘中汉夜巡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
2017年9月4日晚,市委书记刘中汉率队督查市民广场风貌改造工程
2018年2月14日,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竣工开放,市长陆应平等市领导出席开放仪式
图为老市民广场。 李文摄
图为栽有青桐树的广场。 李海波摄于2017年3月
图为新市民广场。 汪桂云摄
2月14日,腊月二十九,市民广场景观顷刻间刷爆了朋友圈。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于春节前竣工,正式对市民开放。市领导陆应平、徐金贵、陈先锋、陈玉莲、汪艾东及市政府党组成员、政府办主任汪习军等出席开放仪式。陆应平、徐金贵为市民广场开放揭牌。
市民关注的工程 几经谋划见蓝图
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由市政府于2016年9月委托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为最大限度的发挥市民广场的综合功能,市文投公司先后三次召集相关部门和地方专家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经专家评审会评审通过,并在市政府网站公示。按照市民广场提升改造要与文庙及周边建筑风貌协调的原则,设计单位再次征求了专家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并优化了方案。工程项目设计理念最终成型:结合体现桐城历史文化建筑群对项目区域进行整体、全局性环境改造提升,使之充分体现桐城历史文化,展示深厚的桐城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成市民休闲和文化旅游项目,推动桐城文化旅游发展。
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名列2017年市政重点工程,定位为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大型集会活动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广场。总占地面积19338平方米,城市道路5565平方米,设公厕1个、公交站点2个、大巴停车位3个、普通停车位78个,绿地面积1918平方米。2017年9月13日对外招标,10月22日开工建设,工期75天,至2018年1月4日完工。
为民办实事的工程 合力攻坚展新颜
市民广场到底改造不改造?怎么改造?一直牵动着方方面面的神经。
群众对市民广场改造的呼声很高。2016年底,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市民广场改造话题,多方听取社会各界包括桐城籍在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在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进行了民主测评。经过慎重、反复讨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时度势,把“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列为2017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
开弓没有回头箭。自2017年10月22日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动工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不仅放在心上,更是拎在手上,日通报,周调度,第一时间掌握工程进度,协调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市委书记刘中汉多次在晚上以“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工地,督查工程进展。
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承建单位——安徽圣都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科学调度,抢抓晴好天气,推进施工进度。在施工中,及时汇报、协调解决了消防管线埋深较浅需改造、景观墙基础保护处理、高压电缆改造等问题。在暴雪天气结束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现场积雪、生火烧烤化冻,编制了低温下室外铺砖施工方案。天气转晴后,施工方更是挂图作战,集中人力、机械作业,每天平均有80多人、顶峰时100多人齐上阵。路面铺装、水电安装、绿化、路灯、公厕等多个工作面同时铺开。
市文投公司作为业主单位,每天派五六个人旁站式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问题。进入腊月后,文投公司的服务人员与施工方合署办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消防管线埋深较浅需改造、景观墙基础保护处理、高压电缆改造等问题,都是双方现场协调、想办法,第一时间啃下硬骨头。
市民有情结的工程 前世今生话广场
在50岁左右的市民记忆中,市民广场先后有三个模样:一是带喷泉的广场,环岛形喷泉,正中有雕塑,雕有四个昂扬向上的“人”面朝四个方向,立在钢球上;道路交通系统围绕喷泉组织。那时,市委、市政府办公地在广场周边。1996年,为庆祝桐城撤县设市,这里曾举办过百架钢琴演奏的盛大活动。集体婚礼、职工健身比赛等但凡有规模的活动,市民广场是首选之地。二是栽了青桐树的广场。市委市政府搬离原地后,市民广场被改造,栽上了数百棵青桐树,说是契合桐城的“桐”字。但在市民的眼里,广场变成了公园,没有了活动场地。道路交通组织的喷泉环岛变成了青桐树环岛,且位置有偏移,交通往往不畅。三是现在栽了两棵桂花树的广场。设计有六棵桂花树,因为市广电大楼一时搬迁不了,只栽上了现在大家看到的两棵,余下的按计划在后期改造中栽上。这次广场改造提升工程是与“六尺巷片区”一并设计的,增加了停车场,拆除了文博馆东面的几处矮建筑,建了一大一小两个停车场。降低了文博馆四周道路的高程,突出了文博馆的气势。道路交通组织维持青桐树广场的格局,只是缩小了环岛,加宽了车道。
市民广场在市民心中可以直接简称为广场,尽管后来陆续建设了盛唐广场、龙安广场、滨河广场、文华广场,但都替代不了“市民广场”在市民心中的位置。
现在的市民广场重现空阔。开放当日,数以千计的市民来到广场,许多人拿起手机拍下视频发给亲朋好友。退休职工汪晓定天天来广场看施工、看进展。他说:“现在广场的轮廓很好,容量也大了。”他建议:要加强管理,增加标志牌,“停车场在哪,公厕在哪,要让人一清二楚。”
市民想的,正是市委、市政府精心干的,这样的工程就是好工程! 汪桂云

上海“最美公交站”迎来浪漫樱花季
东海:青湖镇基层食安办标准化建设荣获全市第一
自创“望闻问切”帮教法助兄弟俩戒毒康复创业——海宁禁毒社工袁梦姣禁毒教案获全国一等奖
本周末我市将增开多趟列车
复兴桥建设工程进入施工关键阶段
桐城市市民广场改造提升工程春节前建成开放
江山司法局开辟绿色通道
新化县移民局赴天门乡开展调研
智慧停车云平台项目监理采购项目谈判成交公告
孝敬婆婆,是我无悔的选择
市委宣讲团赴各地宣讲
自然资源部副部长赵龙率队莅眉 督导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海淀区志联发布“迎冬奥志愿行动计划”
安徽省发布重污染天气省级黄色预警
智慧卫生检疫监管服务系统上线运行
深化同城融合的文登路径·战略布局篇
迎开学首日早高峰 大连公交准备好了
医保共建共享,暖了心聚了力
全省首批“三社联动”工程试点项目在芜落地
不让家人住于危房没有商量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