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11时26分讯(特约通讯员 黄柏添 通讯员 陆海银 王炼)8月27日,中国科学院首批“巨型稻”立体种养项目负责人龙耀林,前往重庆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巨型稻”试验田进行现场评估。根据检测评估,“巨型稻”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达1.8米,最高达2.25米,亩产500至800公斤,相比常规水稻,每亩可增产15%至20%。
比人还高的“巨型稻”。通讯员 陆海银 摄稻田里,泥鳅游,青蛙跳,禾下乘凉,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生追逐的梦想。去年10月16日,中科院宣布: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水稻育种团队历经10余年研究,培育出超高产优质“巨型稻”。今年4月,该“巨型稻”在江津区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小范围试种。江津区也是重庆市唯一试种的区县。
专家现场抽样评估“巨型稻”。通讯员 陆海银 摄据悉,中科院此次培育的“巨型稻”是全新一代杂交水稻,它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实现优质高产。同时,“巨型稻”还具有抗病虫害、抗倒伏、抗干旱、抗低温等特点,比较适合全国大部分地区种植。在江津首次试种“巨型稻”采用的是“‘巨型稻’+青蛙+泥鳅”的立体种养模式。因为,“巨型稻”生长周期与青蛙、泥鳅生长周期同步,青蛙可捕捉害虫,青蛙、泥鳅的排泄物可为水稻提供天然肥料。采取这种生态种养新模式,不仅可节约人力与资金成本,还能实现一亩多收,粮渔共赢。
4月份以来,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按照相关标准,积极做好“巨型稻”的育秧、栽种工作。为了确保稻田内的生态环境良好,站内工作人员每天坚持到试验田内进行观测、记录、分析,抽取样本,实时做好稻田水质中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主要元素的检测。江津区气象部门也适时提供每日气象要讯178期、江津农业气象灾害预警6期、农业气象情报旬月报30期、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7期,给“巨型稻”在津试种成功提供了气象信息保障。
“水稻分蘖数不错,一株分蘖数43根左右,有效穗数100%……”龙耀林介绍,首次在江津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内试种的“巨型稻”是丰超6号、丰超8号两个品种,平均每穗的产量在500粒左右,预计9月中旬可以收割。同时,在18亩试验田内投入蝌蚪180万只,泥鳅30万条。目前,试验田内青蛙、泥鳅长势良好,预计亩产青蛙1500公斤左右,亩产泥鳅500公斤左右,每亩综合产值可突破4万元。
据悉,中科院将授权江津区为其它地区生态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种苗供应,在重庆乃至西南地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接下来,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将在江津区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下开展“巨型稻”示范推广,对“巨型稻”的气候指标以及相关要素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为“巨型稻”进行大面积推广做准备。
永川探索三位一体双创模式 为创新创业者保驾护航
十五里河补水河道高新区段工程启动
金华市区集贸市场商品价格监测信息 2017.11.22
台州市委宣传部:学在前作表率 主动担当作为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集结在星星火炬旗帜下”——唐河县古城乡古老庄小学举行新队员入队仪式
江津:试种成功株高超2米的“巨型稻”
下月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政策有变化
蚌埠市怀远县举行2018年民兵抗洪抢险演练
无棣县举办非遗文化项目专场演出
江城学子“同声诵经典”
市委第一巡察组专项巡察澄城县扶贫领域和扫黑除恶工作
内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内江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的通知
黑河市科技局一把手“走流程” 再造最优流程
“聚焦金融生态”篇之一 用诚信服务打造“金融港城”
黑河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会议
邯郸市“新时代新思想惠民帮帮团”特色宣讲走进邱县
我局召开2018年度燃气工作会议
门头沟区召开环保部“绿盾201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工作专题会
加强六个建设 强能力展作为 市审计局扎实开展“双争”活动
潮安传达贯彻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