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新型职业农民陈健:回村种地挺好

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跳出农门,是许多农民最朴素的梦想。但光泽县崇仁乡金陵村的陈健,大学毕业后,却放弃北京稳定的工作,回村种地,当起一个职业农民。
1986年出生的陈健,在家排行老二,上有兄下有妹。“在北京干了5年后,我回到光泽。”昨日,陈健介绍说,当时他发现村里虽然有拖拉机耕田,但插秧、收割、喷药等农活还完全依靠人工。特别在烟后稻抢插期,村民更是迎着星星出门,伴着月亮回家。有些劳动力薄弱的家庭,实在没办法,只能让良田“闲”在那里。
陈健觉得特别惋惜,于是决定流转土地,把前几年攒下的积蓄全部拿出,购买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当一个新型的职业农民。
为了尽快掌握农机技术,陈健积极参加县农业局举办的农机使用培训班,并自费到建阳、邵武等地观摩取经,之后又在自家6亩责任田里尝试使用机插播种并获成功。
首战胜利,陈健信心十足。2014年,陈健与当地6户村民注册成立光泽县新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并将自己流转来的水田拿出50亩进行机插试验。秋收后,经过严格的比对,使用机插的亩产量最差的都与人工插秧的持平,有些机插田,亩产量比人工的高出50公斤左右。合作社股东之一的吴先春算了一笔账:机插每亩费用130元,一人操作,每天可播种16至18亩,而人工插秧,熟练工一天最多只能插1亩,除了工资还得包两餐饭,每亩最少要260元的开支。

中美经贸合作站上新起点
旬邑以追赶超越促目标责任考核任务落实
强化巩卫责任 优化城区环境
南山区沙河街道白石洲开展消防应急演练
国家发改委莅新调研唐庄镇新型城镇化及特色小城镇建设工作
闽北新型职业农民陈健:回村种地挺好
叫响旅游  不负青山绿水
柴桑交警春运开展酒驾专项整治行动 2小时查处酒驾违法行为6起
天福城D区南侧局部变更项目批前公示
全网暖心互动:牵妈妈的手
鄄城县编办:让数据多跑路 让单位少跑腿
4天之内三起溺水事件 三人遇难一人至今没有苏醒
南方科技大学,诠释“深圳速度”新内涵
城管分局捣毁一煤气窝点
喝山泉水长大的粉葛黑芝麻大米…是啥味?来高明这里就知晓
年味儿还在,逛展看戏上大剧院
浙江日报刊文丨先行先试到优势凸显 舟山大步迈向开放强市
市区停车收费问题不少,多部门研究调整
东海县李埝乡举办“美在农家”评比活动
九莲洲城市湿地公园9月初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