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
凌晨3点来钟,张文穿上羊皮袄,戴好狗皮帽子,和20余名渔工,坐上马爬犁,拉着堆积如山的渔网还有绞盘,如长龙一般,奔向广阔的查干湖。
查干湖蒙古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因为松花江和嫩江的交汇,松原成为一个多湖泡之地。“查干湖”不但是这儿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积达60万亩(图①,资料图片)。
张文的父亲就是渔工,祖祖辈辈生活于此,富饶的查干湖就是他们唯一的生计。查干湖内有鱼类60多种,以胖头鱼、麻鲢鱼、鳡条鱼、嘎牙子鱼和大白鱼等最为著名。
如今,55岁的张文(图②,张鑫革摄)已经当了20多年鱼把头。鱼把头就是冬捕作业的领头人,冰上的“灵魂人物”。在渔工的眼里,鱼把头是他们心中公认的“好人”,有“神奇”的本领,能带领他们打到鱼。
识冰
张文咋就知道哪里有鱼?识冰,就是鱼把头的绝活之一。
到达湖面时,夜色依旧浓烈。作为把头,张文要选定捕鱼的地方,指挥渔工凿冰、布网。“冬季,鱼群在冰下喜欢成群地聚集。由于鱼的聚堆往往使水涌动,冰面上的雪便微微起鼓,这种冰面是有鱼群的征兆。”张文说。不但如此,张文还要观察冰的颜色、听冰下的声音,来分辨出鱼群的位置。“得跟着老把头扎扎实实地学。”张文继承了老手艺,同时也与查干湖融为一体,四季的变迁,湖水的境况,他都明察秋毫,“只有如此,才能对湖、对鱼了如指掌”。
镩冰
张文丈量好冰眼距离和位置,渔工们每两个人一组便开始凿冰眼。
渔工怀抱着20多公斤重的冰镩,镩上白霜凝结将寒光反射到远方。这是渔夫们的“神笔”,用来“镩冰”“炸冰”。渔工们先凿开一个大冰眼,叫“下网眼”,有1.5米宽,然后用镩子钻出近百个直径为40多厘米的冰眼(图③,资料图片)。
布网
冬捕时一趟网由96块网组成,总长度为2000米。
渔网由11米长的穿杆带动,顺入水中,跑水线的渔工将渔网娴熟地由上个冰眼制导到下个冰眼,最终让大网在冰下展开,把一平方公里的水域全都合围起来。
到达出网口,巨大的渔网由空网变成了“实”网。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介绍,实,就是“红”,早上,开始起网,俗称“日头冒红网”,意味着丰收。
出网
万尾鲜鱼,热腾腾地在冰湖上起舞,“冰湖腾鱼”早已成为吉林的一大盛景。
出网,要靠马拉绞盘。4匹健硕的马儿拉着绞盘打转,随着马轮子拉着网上的大绦,网被缓缓地拉出水面(图④,资料图片)。等鱼出完,网和绳上的水把渔工身上淋湿,又冻成冰壳,他们一个个就成了会移动的“冰雕”。
收获
查干湖冬捕曾于2006年和2008年分别以单网冰下捕捞10.45万公斤和16.8万公斤两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张文说,如今单网捕捞的重量早已超过了这些纪录(图⑤,资料图片)。
醒网
传承至今的查干湖冬捕作业,会尽可能保护鱼群的自然生长环境。而冬捕前的醒网,则如同神圣的仪式。
查干湖冬捕,始于辽代,敬畏自然的理念与捕鱼的技艺一同传承至今。冬捕开始前,查干湖的渔工要让沉睡了大半年的网从网库里“醒来”,举行“醒网”仪式(图⑥,本报记者祝大伟摄),以真诚的心去唤醒亲密伙伴——网。小年前,捕鱼活动就结束,“人和自然,都要迎接年这个喜庆日子。”张文说。
而今,查干湖冬捕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久远的岁月中,这些渔民们保护了自然,又依赖自然得到了生存。人类需要传承的,正是这种文化遗产。”曹保明说。
小贴士·体验冬捕
今年12月28日起,松原市举行“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查干湖冬捕已有体验项目,有专业捕鱼教练员教授游客基本技术,让游客参与从下网到出鱼的全过程。(祝大伟)
全国百名青少年漳浦“寻根”学传统文化
右江区: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在行动
舜德小学“我的中国梦 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
市政协视察残疾人康复工作
南昌前七月处罚“五车”违法2.4万起
欢腾的查干湖(美丽中国·冬日恋歌) ——“鱼把头”张文的一天
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召开落实中央第六巡视组巡视辽宁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会议
5月1日起快递实名制,深圳已经准备好了
睢县现代商贸综合产业园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
寒亭区海泰花园小区不买车位不让开车进小区
去年15家企业启动IPO, 234家企业四板挂牌十堰市资本市场今年注重培育“金种子”
妙西:家家都有“家庭医生”
艾家嘴社区丨圈地种菜臭气熏天 多部门协调彻底清除
顶级专家把脉菏泽发展 —《菏泽市城乡一体空间战略规划》《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二○一七—二○三五年﹚》论证会侧记
长治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
华侨王国丰10万余元资助新田105名贫寒学子
中央音乐学院与我市签署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俞峰院长率队亲临我市出席签约捐赠及慰问演出等活动李正印致辞 王立伟签约 张广勇主持
[蒲江县]县委书记刘刚率队调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
贵阳市档案局馆室处深入南明区油榨社区服务中心调研“三变”改革档案工作
没唬你!不“常回家看看”,最严重的后果是去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