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普日:中科大附一院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合肥在线讯(朱伟华 记者 李磊 文/摄)9月18日下午,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科研楼会议室里,几十名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展示才艺,沟通交流,这些孩子的耳朵两侧都戴着一副黑色的“耳机”,原来他们都曾经是听障儿童,经过手术治疗和后期的训练,他们现在已经和正常儿童无异了。
  当天,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以“让爱发声聆听世界”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以此科普爱耳、护耳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戴着人工耳蜗“耳机”的方子一
今年10岁的方子一,刚出生时与其他小孩一样,他们的家庭带来了无尽的欢乐,但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医院几次对孩子做听力筛查,均不合格。医生的判断是孩子有可能是天生性耳聋,他的母亲孙女士不太相信这样的结果。于是,一家人带着当时只有1岁多的孩子,来到上海五官科医院进行复查,结果还是一样,医院劝她尽早给孩子手术。
  回来后,经人介绍,孙女士带着孩子来到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过医生诊断,孩子属于双耳先天性听力障碍,符合人工耳蜗植入的标准。
  很快,经过一个星期左右的手术及前期观察,孩子出院了。孩子终于在一岁半的时候有了听觉,但之前一直都在生活在无声的世界,比同龄的孩子少了一年多的听觉刺激,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上就比其他孩子迟。但之后在家长和医生的共同纠正努力下,孩子慢慢有了清晰的语言表达,这让方子一一家人又喜出望外。
  孙女士介绍,目前孩子除了头上多了助听器,其他的生活和学习与普通人没有两样。
  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省现有听障及言语残疾人士97.6万人,0—6岁听力及言语残疾儿童1.81万人。中科大附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家强介绍,对于重度-极重度感音性聋且助听器效果不佳的耳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是最有效的康复手段,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公认,特别是对先天性耳聋的孩子,更是有着很好的康复效果。
  孙家强表示,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孩子来说,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越早越好,一般采用耳后切口的微创手术,手术后经过一定的训练,孩子的语言和听力能力都可以恢复至普通人一样的水平。此外,为了手术更为安全,现在大多采用水下手术的方式,确保内耳不受损伤。
  科普知识:
  一、如何及时检查宝宝听力情况?
  新生儿:距离孩子20~50公分拍拍手,他没有任何反应,或者他听到你的声音后并没有安静下来。
  8~12个月:你孩子听到熟悉的声音并没有转过头去,或者听到人们的说话声没有对应地呀呀学语。
  1岁半:孩子不能说出一些很容易发音的字,比如妈、爸,或者你让他做那些你教过的动作,他一直不会做。
  2岁:孩子没有通过眼睛看见你的提示,他就不能按照你发出的一些简单命令去做。
  3岁:孩子不能断定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或者他不懂也不会用一些词,象走、我、进来、大等等。
  4岁:孩子不会把有些比较近的经历联系起来,他不懂前后或者左右这些简单的方向。
  5岁:孩子不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者他说的话很难听懂。
  上学后: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听力减退的表现是:经常性的漫不经心,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能力低于同一时期的孩子,或者频繁地感冒或耳朵疼。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以上所描述的任何一个问题,或者他的行为能力达不到同一年龄段儿童的中等水平,你就要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二、6件事不知不觉损害宝宝听力
  过度掏耳朵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内长了耳屎,非要将它挖个干干净净不可。有时孩子耳内发痒,家长为了止痒,也常常顺手拿出不清洁的发夹、火柴棒、小木棒或用长手指甲等,在孩子的耳道内盲目地掏挖。这样,病菌很容易进入中耳腔内,引起中耳腔感染、耳道长期流脓,甚至造成鼓膜穿孔,这就影响了孩子的听力,甚至导致耳聋。耳屎太多可以挖,但必须小心谨慎。切忌用不清洁的毛线针、发卡等在孩子的耳朵里盲目地掏。
  用力擤鼻涕
  绝大多数父母教宝宝擤鼻涕的时候,都用拇指和食指分别把宝宝的两侧鼻孔压住一半,然后嘱咐宝宝使劲用鼻孔喷气,让气同时从两个鼻孔喷出来!这样大错特错了,赶紧stop!
  这样的动作往往让宝宝擤鼻涕时过于用力,特别是两个鼻孔一起擤,可能会使鼻腔内的病菌在压力的作用下经耳咽管直接侵入鼓室,给耳朵带来损伤!这种损伤轻则引起暂时性的耳堵塞感,重则可发生耳痛、中耳积脓,甚至导致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
  正确的擤鼻涕的方法是先压迫一侧鼻翼,然后轻轻擤出对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再用同样的方法排出另一侧鼻腔内的分泌物。对年龄偏小、还不会擤鼻涕的婴幼儿,家长可先用细橡皮管或塑料管将鼻腔的分泌物抽吸干净,用血管收缩剂滴鼻后,然后用清洁的棉签缓慢插入鼻腔,边转动棉签,边向外将棉签退出,拭净鼻腔内残余的鼻涕。
  吸鼻子
    与用力擤鼻涕相反的是,有些宝宝有鼻涕时,懒得擤出来,而喜欢往咽部吸鼻涕,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没有鼻涕时也经常有这个“吸鼻子”的动作。无论有无鼻涕,吸鼻子都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这个动作会增加宝宝患中耳炎的几率,严重者可能并发脑脓肿,是十分凶险的。因此,宝宝有鼻涕一定要轻轻擤出来,父母要注意方法,及时纠正宝宝的坏习惯。
  噪音过大
  儿童,是最容易受到噪声污染而造成听力疾病的群体,而且往往是在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使他们的听力逐渐减退。高分贝的声音是主要过度刺激了孩子们内耳里弱小但却非常精密的“感应接收器”。在孩子的耳蜗里通常有15000到20000个这样的‘感应接收器’。一旦它们受到损伤,它们就不再能够把声音传送给大脑了。
  比如,当发现有人燃放鞭炮时,应叫孩子站得远一些,或用手捂住孩子的耳朵;平时一记耳光也会导致耳聋,因为一记耳光产生的高压力震破鼓膜,会使孩子的听力终身受损。因此,平时更应该多为宝宝创造平静而和谐的环境,及早检查宝宝听力能力,如何检查听力后文将有介绍。
  游泳感染
    游泳时,由于泳池水质比较差,刺激耳膜,加上儿童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引起中耳炎。因此,提醒各位父母,孩子游泳玩水时要加强对耳朵的保护,一旦有水入耳,应及时将水倒出,以免诱发耳内感染,损害听力。
  错误用药
    有些药物对于个别具有特殊过敏体质的孩子来说,对耳朵的听神经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例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药物,即使医生在为孩子注射上述药物时,父母也必须仔细观察孩子的听力,耳鸣等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必须马上告知医生并停药治疗。否则,到中毒性耳聋病情明显时才引起重视,就为时已晚了。

市交通运输局召开治超工作座谈会
7月起桂林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将统一执行用人单位政策,按月足额缴纳社保费
人文纪录电影《四天三夜》启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7月健康提醒:注意预防手足口病、高温中暑
副市长江建平到龙山区督查脱贫攻坚工作
全国科普日:中科大附一院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延庆旧县镇建全市最大扶贫助残基地实施精准帮扶
市国税局“四曲联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惠城区校园文化建设初步呈现“一校一特”格局
蓝绍敏到所在党支部讲专题党课
武陵区社木铺小学组织食品安全工作培训
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论坛在昆举行
镜湖区为特扶家庭定制医养结合服务“爱心套餐”
市妇联创建“从家开始”
高州聘任首批58名家事调查员和家事调解员
铜川天然气有限公司服务万家保安全
卸煤女工二十八年的公益人生
景德镇陶大20位省运会礼仪志愿者加强训练
东台市头灶镇 东台河疏浚整治工作启动
温商抢滩无人售货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