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基层干部成为“微信工作群奴”


斯涵涵
  近日,有央媒披露,一些基层干部坦言自己已沦为“微信工作群奴”:多个部门的微信工作群每日必报并传报相关材料;他的“副包”(即包村工作副手),每次出门要带五部工作手机,里面是各部门不同的工作系统要填报,所有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
  综治网格员专用手机、扶贫干部专用手机、纪检干部专用手机……不同的专用手机对应着不同的主管部门,乡镇工作群、计生群、村民群、环境卫生群……每个群都有不同的领导和连续不断的任务要求。仅仅是应付这些个手机传来的指令,就足以让基层干部头昏脑涨。
  近年来,“痕迹化管理”颇为流行。即用照片、定位和记录这些痕迹,藉以验证干部的工作地点,开展的相关工作。“痕迹化管理”原本具备强化干部纪律、落实工作的良好初衷,却因为一些主管部门主观臆断,对“工作留痕”的要求过于简单化,不考虑基层工作的实际情况,甚至不考虑基层使用“高科技手段”的客观条件,毫无节制地发放专用手机、随意安装工作app、建立微信群,硬是把“加强管理”、提高效率的“现代办公条件”成为基层干部的“坑”,让基层干部成为了苦不堪言的“微信工作群奴”。
  “微信工作群奴”存在多重危害:首先,众多微信群,数不清的电子材料,绑架基层干部的工作,徒增基层干部的压力,让部分乡村基层干部主要精力放在了应付手机上,工作沉不下去。其次,群众往往成为“痕迹化管理”的作秀对象,照一张相、发一张电子地图,给自己留下“痕迹”就走人,这种近乎作秀的工作方法损害了干群关系。其三,一些上级负责人把工作群作为开展工作的捷径,不再下乡到村了解情况,需要什么原始素材,直接让乡村干部通过手机报上来,属于官僚主义的懒作为。
  中央三令五申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要求干部俯下身子听取民意、体察民情,踏实工作。现在,用于提高效率的现代通讯工具反而成为基层干部的负担,说明管理思维、措施设计上出了问题。
  “微信工作群奴”是形式主义的变种,是官僚主义的延伸。只有重点整饬各种形式的形式主义、穿着“马甲”的官僚主义,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才能让疲于应付、沦为“微信工作群奴”的基层干部沉下心来,带领群众真抓实干。

淮南戒毒所创新举措助力扶贫村农副产品销售
爱辉区离退休老干部调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四平市法制办督促各部门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
新荣区搭建就业创业线上平台
莞港学生同场竞技 加强足球文化交流
莫让基层干部成为“微信工作群奴”
居然之家伸援手 手机失而复得 失主表示感谢
花山区住建委开展建筑工地施工单位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
商洛市苏陕合作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扶贫项目培训 “人人精彩三分钟” 环节获学员好评
全省危化品应急演练 人保财险救援派上直升机
行政审批服务局推进大厅规范化
蚌埠市禹会区安监局积极部署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我市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株洲市机动车排气监督管理站积极组织开展全国环保网络学院学习
“奉献我能奉献的所有”——记市优秀志愿者侯彦玲
市人大常委会举办《关于地方立法的若干问题》专题讲座
【贸促会】获得开展优惠原产地签证授权
雨山区发经委组织开展铸造企业专项检查
朗诵让生活撒满诗的甘露
助力“高企”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