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饶,过五彩端午


赛龙舟记者 徐斌 摄  
  见习记者 陈令东
  端午佳节又快到啦。热闹的龙舟赛即将在上饶各地精彩呈现,热腾腾的粽子、咸香的咸鸭蛋即将被端上餐桌。这个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总能带给我们初夏时节的激情和生活的美好之味。让我们一同走进上饶,感受“鱼米之乡”的端午色彩。
  香囊
  龙舟点亮初夏
  五月初五家之味
  “咚咚咚”激昂的龙舟鼓点,龙舟手们整齐的吆喝声,合着沿岸观众的振臂高呼声,每年都在端午时节上饶的水域上响彻;划桨溅起的水花,龙舟行过的波痕,每年都装点着市内的多条河流。划龙舟,这个端午节里最精彩的民俗活动,用活力与激情点亮初夏时节。
  在水乡鄱阳,每年的龙舟赛都热闹非常。各乡镇村民自发组织起龙舟队,在端午时节一较高下。仅油墩街一个镇,就有超过百艘龙舟,几乎每个自然村都有一艘龙舟。“这两年端午节民间龙舟赛越来越热闹,来观看比赛的人也越来越多,队员们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油墩街镇西港村村支书占华堂告诉记者。
  玉山县玉琊溪畔的龙船屋里,每年临近端午的时候,就格外忙碌,大家都在为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做最后的准备。造船师傅们把20多米长,漆得油光锃亮的龙骨,合力搭上龙舟,为下水做准备。玉山的龙舟和其他地方有些不同,“我们玉山的龙舟有两个特色,一个是龙头精致小巧,一个是龙骨长,龙骨直接入水,成为龙尾,充当了船舵的作用。”造船师傅说。各村(居)龙舟有的在端午前几天就提前下水演练。龙舟下水时,还要举行简短而古朴的“抬龙”仪式。开赛时,有巡演仪式,接着是顺水赛、逆水赛、双船赛、多船赛、接力赛等。比赛过后,还有庆贺仪式,岸上鞭炮声此起彼伏。
  “赛龙舟是端午节一个重头戏,也是过节一个主要内容。有的大村庄有几条龙船,小村庄就只有一条龙船。龙船下水前要进行简短的出征仪式,一般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族长或长者主持,先祭龙头、杀鸡盟誓,然后由36个精壮后生从龙船屋里抬出龙船,一齐发声大喊,敲起雄浑的锣与鼓,燃放长长的鞭炮,飞快直奔信江河。”上饶民俗博物馆特约研究员汪增讨告诉记者,“在信州区,龙船参赛前,往往都要船头朝东岳大殿的方向进行朝拜,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希望自己的龙舟队能够取得好成绩勇夺冠军。”
  这个端午,你会在哪儿看一场龙舟赛事?
  五月初五家之味
  万年的陈先生“六一”这天就张罗着包起了粽子——两张粽叶整齐放好,抓上一把提前用黄栀子浸泡的糯米,放上一块腌制好的五花肉,再用棉线一扎,一个大肉粽就包好了。“女儿从小就爱吃粽子,现在包的这个粽子方子,还是我跟她一起改良的呢。她在广州工作,难得端午节有空回家来,我一定要多包点粽子给她带上。”他一边包粽子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的每个传统节日都少不了相应的节庆美食。无论各地端午的习俗再多不同,粽子总是“固定节目”。小小的粽子里包裹着端午的味道和地方的传统,更有节日的记忆和家的温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粽子的味道就是端午的味道。每年端午节,上饶的不少地方会组织包粽子比赛,在充满乐趣和欢笑的比赛中传承着传统节日的热闹和情感。
  在上饶县五府山镇,邹奶奶也开始准备自制咸鸭蛋,她用食盐水加黄土搅拌成泥浆,均匀涂布在蛋上制作咸蛋。她说外面买的咸鸭蛋有的太咸了,家人喜欢吃得稍微清淡些,她就适当少盐,缩短腌制时间。咸鸭蛋,也是上饶端午节的必吃美食。端午节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是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雄黄酒。
  在婺源,有的民宿端午期间厨房会蒸上汽糕,供客人品尝。汽糕还别称龙糕,婺源端午就有五月初五吃龙糕的习俗。在婺源,端午这天的午餐丰盛而多彩,人们吃蒸菜、吃五色蛋、白切肉、汽糕,再小酌几杯自制的雄黄酒。一顿丰富的端午餐,寄予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要不要在端午佳节,来最美乡村,品尝特色端午宴?
  五彩端午民俗
  除了划龙舟,吃粽子,传统端午节还有许多蕴涵着美好寓意的民间习俗,如佩香囊、挂艾草与菖蒲等。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这天人们会在自家门口挂上艾草与菖蒲以驱病、防蚊、辟邪。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而艾草特殊的香味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 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在端午这一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保安康。传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这些传说虽没有科学依据,但表达了古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端午当天,许多大人孩子也会佩戴香囊,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或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中草药白芷、川芎、 芩草、排草、山奈或甘松等),佩在胸前或腰间,香气扑鼻。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 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手工艺品。

我市开展“夏季送清凉”救助行动 劝导流浪乞讨人员324人
【本土评论】让自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培养“田秀才”造就“新农民”——青秀区着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端州城东街道多举措巩固创文成果
摇号后 杭州这些楼盘统统上了热搜!搜索量暴涨!
来上饶,过五彩端午
武穴市六成规上企业开工
瓯海河头村村庄规划升级
市环保局组织开展“环保公众开放日”活动
新旧动能转换兴城与兴业:对标雄安 先行区亮点多
找准问题 强化责任 补齐短板——我市多举措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小长假首日高速迎出行高峰 部分货车临时限行
剑阁县科学谋划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崇明东滩保护区开展“3·5学雷锋”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尊崇宪法的庄严宣示
我国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
泉州市体育局举办2018年泉州市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我市严控城内焚烧垃圾和电线电缆
意大利巴利奥尼集团通用设备制造项目落户海盐
市委党校中青班到城市规划馆参观学习 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