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7月25日讯 今天上午,由团市委、市林业局、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2018年海口市“青春共卫湿地”中学生暑期实践教育活动正式启动,近百名中学中职学生参加。首批来自海南华侨中学、海口市实验中学、海口市第四中学、海口中学4校的4支队伍,分赴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凤翔湿地公园、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湿地动植物分类课题考察实践。 海口实验中学和海口中学小分队跟随湿地专家谷峰老师一同走进凤翔湿地公园,“水菜花”“大飞杨”“球兰”“翠芦莉”“波斯菊”等植物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尤其是“桃金娘科”这类植物最受同学们的关注,这类植物叶子上大多有香味,有化感作用,能够释放化学作用。同学们通过嗅觉、视觉及触觉去感知各类动植物,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探寻湿地动植物的奥秘。
湿地专家胡杰龙带领海口市第四中学小分队前往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大家仔细寻找“蓝喉蜂虎”“池鹭”“桐花树”“红海榄”等湿地动植物,用相机、笔记本将它们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生态功能等情况拍摄和记录下来。“桐花树作为湿地里面的先锋物种,耐盐性强,可以起到防风消浪,促淤护堤的作用,它的根部可以吸收分解有毒有害物质,净化水体。”曾婉婷同学将了解到的植物知识记录在笔记本上。
在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华侨中学小分队在湿地专家冯尔辉老师的带领下,参观走访了红树林自然博物馆。冯老师对动植物专业细致、妙趣横生的讲解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在随后的红树林生态实地观光考察中,大家对红树林的生长习性、生态概况和生态意义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据悉,本次湿地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为期3个月。来自全市10所中学的11支实践队伍将围绕湿地动植物分类、湿地水质调查、湿地文化作品等与湿地保护相关的主题,前往海口市多个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整理形成实践报告或成果作品后,在8月底举办的成果汇报会上进行集中评比,最终产生的优秀实践小组将在全市各中小学校巡回展示实践成果,分享心得体会,用实际行动宣传湿地保护的重要性,号召更多的青少年加入湿地保护行列,为海口创建国际湿地城市贡献青春力量。
德州光大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诚信赢市场 质量铸品牌
今年年花年桔回收将覆盖深圳全市物管小区(城中村)
石家庄市高考考生需送考 请拨打15233626766
经开区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
雅安市食安办迅速召开夏季餐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视频专题会议
海口中学生开展湿地考察实践活动
市职工劳动模范荣誉津贴标准提高
【2018年第5期】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昆明市第二十三届劳动模范的决定
多家网站违规 互联网房源乱象治理刻不容缓
烟台打造智慧停车共享平台 推出多项举措缓解“停车难”
大学生打暑工警惕刷单黑产业链 有的被骗光学费
投资“龙江热土” 共享“生态之城” 漳州38个省重点招商项目抛出橄榄枝
2018“大浪杯”中国女装设计大赛圆满收官
“助力创森 青年当先” 团市委组织志愿者为昭山“添绿”
阳江首个农村危房改造统筹统建项目投入使用
涵江着力解决引进人才短期住房需求
市政协召开第24次主席会议,研究崖州区扶贫资金筹措问题呼吁政协委员为脱贫攻坚出力
中原银行迎宾支行确保节日期间运营工作安全有序
临沂7月查处27起环境违法行为 涉排放污染物
齐市非法集资案件逐年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