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徐州交出的这份“答卷”!

   (文 全媒体记者 魏宁 李晓航  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齐浩 陈艳 摄)去年12月12日、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徐州进行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视察调研,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
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成为徐州今后发展的指引。一张高质量发展“答卷”也摆在了徐州的面前。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徐州的决心已然可见。
9月12日,北京。“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如期举行。在这个初秋时节,徐州高质量发展阶段性成果如何?成为此次恳谈会关注的焦点。
“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恳谈会现场。
新使命
做好高质量发展“答卷”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
站在新的起点,徐州踏上了新的征程。总书记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激励着古老的徐州,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江苏省委在习总书记指示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六个高质量”,作为指引江苏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最鲜明导向。
徐州作为江苏“1+3”重点功能区战略的重要板块,肩负着新的使命。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在彭城大地吹响。
今年以来,徐州市坚持以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支撑力、城市承载力、发展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是徐州上半年交出的高质量发展成绩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18亿元、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2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6亿元、增长10%,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高于全省。
良好开局的背后,是徐州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徐州1039万人民不懈努力,奋力拼搏的结果。
今年以来,徐州主动“走出去”,从郑州、成都到深圳、东莞,对标国内一流城市的产业、功能,提升城市定位,以思想的“破冰”带动行动的“突围”。
经济开发区、高新区、物流园为主体的产业平台,综保区、保税物流园、开放口岸等开放平台,淮海科技城、徐州科技创新谷、潘安湖科教创新区等科技创新平台,宽带网、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等信息平台,金融集聚区、多层次资本市场等金融服务平台……全市各类平台载体建设不断加快,发展要素特别是高端要素加快集聚。
对标国际标准,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徐州市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徐州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以系统思维全面优化政务服务、投资开放、要素供给、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文生态等六大环境,组织开展“八大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行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
打造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最大的感受者是企业。2016年,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落地徐州,从洽谈到投产仅仅两个半月的时间。特种机器人作为国家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吸引了许多省会城市的关注。但是项目最终选择了徐州,落在了泉山。公司董事长许开成深有感触地说,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正在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特别是徐州市致力打造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的决心,高效的政务服务,让项目在徐发展迅速走上快车道。截至目前,企业已经实现纳税2000多万元,未来三年将实现20亿元的产值。
新成果
产业发展集聚新动能
签订投资合同的48个项目,总投资1345.3亿元,这个秋天,徐州在北京收获着发展新成果。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徐州市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把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作为新的主攻方向,推动全市产业层次和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以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为主抓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优势,加快建设区域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能级,更好引领带动周边发展。
从此次签约的项目分布来看,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医疗及大健康等四大主导新兴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567亿元;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等“四大中心”项目20个、总投资555亿元;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个、总投资223.3亿元。
投资规模方面,100亿元以上项目3个,包括徐州铜山中铁磁浮制造基地、经开区开沃新能源汽车、沛县富丽达天丝,50-100亿元项目6个,50亿元以下项目39个。
恳谈会上,徐州市政府分别与中国国新、中国建材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建筑集团、腾讯集团、华强方特、京东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随着未来合作层次的逐渐拓展、合作潜力逐渐释放,双方合作的空间将更加广阔,必将为徐州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的强劲动能。
新征程
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未来可期
记者注意到,此次签约的项目中,央企项目8个、总投资321.3亿元,国企项目8个、总投资267亿元,民营企业项目26个、总投资653亿元,科研院所项目2个、总投资40亿元,外资项目4个、总投资64亿元,其中外资5.5亿美元。
“习总书记视察徐州为融入徐州发展进程中的央企指明了方向。”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总经理杨晓明说,航空对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徐州是老工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辐射人口1亿多人,发展航空产业具有区域优势。作为央企,中国航空器材将进一步加强与徐州的合作,特别是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合作,增强徐州的城市名片效应,助力徐州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中心。
新能源是徐州重点发展的新兴主导产业之一。徐州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特别是央企的高度关注。此次恳谈会上,不少央企纷纷表示将参与徐州新能源产业发展中来。
国家电投集团与徐州的合作由来已久,目前在徐投资超过80亿元。此次恳谈会上,国家电投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居亮表示,国家电投作为大型能源企业,将与徐州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及其它清洁能源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在恳谈会上说,希望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徐州发展、参与徐州建设、助力徐州腾飞,共同携起手来,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共同谱写徐州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新篇章。
如今,越来越多的央企、国企把目光投向徐州,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重点布局瞄准了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未来可期。

三明市区限价房何时开始选房?官方给答复了
石墨烯治污 长沟河半年内后初现“鱼翔浅底”
白莲街道食安委召开创建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推进会
市领导检查基干民兵集中轮训试点工作
市委办公厅机关第一党支部组织开展“清河行动”义务劳动
高质量发展,看徐州交出的这份“答卷”!
雅士利积极推动潮州工厂新项目建设
一季度巴州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亿余元
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本地转移业务流程的通知
护卫城市好空气文明环保过春节
邮票上的“福”
市交通运输局召开“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党课暨研讨会
鳌洲-西堤水巴线路明起停航
我市出台市级部门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
两起面包车交通违法行为被查
“一减两增”让金乡大蒜颜值倍增
延寿县“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工作会议召开
湖北公示、任免一批干部:涉襄阳、武汉、荆门等地
“护航青春、携手禁毒”禁毒宣传活动走进百年职校
诏安深桥:建设文化中心项目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