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新闻网6月8日消息 金华日报记者 徐朝晖
我市近日启动新一轮职称改革,在五大千亿产业企业创新型人才率先试点“直评”工程师的基础上,从2018年起在交通、水利、建设、农林等工程领域全面推行“直评”工程师制度。市人力社保部门表示,此举旨在建立更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职称制度,进一步优化引才育才环境。
自2005年底以来,到目前我市已在五大千亿产业领域分3批“直评”工程师146名。实践表明,“直评”工程师为一批低学历、无职称的创新型人才,打通了职称评定和个人晋级晋职的成长通道,给实体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万里扬变速器股份有限公司张晓聪等35名企业技术骨干,是我市首批以“直评”方式获得工程师职称的企业创新型人才。按照固有的职称评定办法,这批技术骨干受资历、学历、年限等限制,有的连助理工程师职称也没拿到,并不符合工程师中级职称的评定条件。没有职称,个人的技术创新热情,以及晋级晋职等成长通道,均难免受到影响。
2015年8月,我市针对企业创新型人才出台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相关评价办法,明确规定信息网络经济、先进装备制造、健康生物医药等五大千亿产业领域相关企业中,个人业绩显著、贡献突出、群众认可、创新能力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企业创新型人才,可直接报评工程师。
这次评价办法的创新,突破了传统的学历、资历限制,即不管申报对象具备大学学历还是中小学学历,不论是否取得助理工程师职称,只要有相应的业绩贡献,就可直接报评工程师职称。办法甚至规定,计算机、职称外语、论文等,也均不再作为必备条件。
我市为“直评”工程师设立了六项基本条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评价机制,突出了企业人才的贡献大小,重点考察申报人的品德、能力和业绩。比如,市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的主要承担者或市级以上新产品的主要设计者(主持人),或受到县级以上党委、政府表彰奖励的;比如近五年取得一项以上发明专利或软件著作权的,或取得三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的,或开发的新产品中被省级部门备案三项以上的;再比如担任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或分管技术的企业负责人三年以上的,或市级创新团队核心人员、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市321专业技术人才工程培养人员。这三项主要条件须具备一项。
再有就是市级重点骨干企业书面下达的设计、工艺、试验、科研等重点科技项目的主要完成者或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主要贡献者;参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10年以上,且指导培养初级技术人员成效显著,并得到本专业三位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家或专业组织推荐的。六项条件具备其中二项,其中前三项须具备一项,即可直接申报工程师职称。
万里扬技术员李欣在“直评”之前,还没拿到助理工程师职称,无论是年限还是资历,都不具备评工程师的条件。但他却获得过13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参与了省级科技成果5g40/6g55的产品研发,还获得过公司科技成果三等奖,企业认可度较高。由于符合“直评”六项评审条件中的三项,李欣得以轻松获评为工程师。
“如果单凭年限资历,很多具有创新愿望,拥有创新成果的年轻技术人员还需要漫长等待,‘直评’工程师真正体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可以催化一个专业技术人员思维最开放、最活跃的创新高峰提前到来。”万里扬高级工程师夏伟强说。在他看来,按照老套套,有些拥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可能一辈子都难以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认定。“直评”工程师,相当于获得了政府部门的认可,这对他们的持续创新,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鞭策。
为在工程领域更深入有效地推行“直评”工程师制度,我市将针对相关行业制订和公布新的工程师评价方案和评审办法,建立更加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需求的人才评价体系。
据悉,2018年我市还将在工程领域探索推行社会化评审改革。对条件成熟的专业系列,由龙头企业、行业协会或其他社会组织承接评审组织工作,实现业内评价。对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特事特办开绿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进行评定。
华山今起至5月2日对客流实行限控 达到限额将停止售票
太原市食药监局召开全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
青岛首届花博会引发花卉热 20万游客带走175万元花
父亲坐牢,母亲出走…背了十年“黑户”身份的儿子怎么办
桂林的农民工兄弟注意!参加这个活动最高能得3000元,还有国家级证书
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市全领域推行工程师“直评”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 阮军出席
祭扫烈士陵园 弘扬烈士精神
周霁在五峰参加“聚力脱贫攻坚 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时强调 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确保取得扎实成效
城西休闲公园生态亮相
2018华为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峰会在贵阳举行陈晏姚福海致辞
我的入党故事——星火传承 砥砺奋进
深圳光明新区营商推介会成功举办
我市将打出减负工作系列组合拳
任各庄镇开展“拒燃烟花爆竹 过文明生态春节”签字活动
征迁路上温情伴 八旬老汉惊喜“善”
省统计局杨景祥局长来我市进行2018年改革督察
防扬尘、降噪声 轨道交通文明施工助推“城乡争优”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I期研究中心在桂林医学院挂牌成立
7月以来,市领导7次批示——强力推动我市依法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