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讯 (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彭夏丽 陈娜)“以后我再也不用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了。”6月29日,38岁的张先生看着自己身上渐复平滑的皮肤喜极而泣。
张先生是湖北黄冈人,在武汉一家安保公司打工。18岁那年,他发现自己双侧的脚踝和腹股沟长出几个黄豆大小的红褐色和黄褐色的丘疹,因为不疼也不痒,他并没当回事。10年前,丘疹大“爆发”:全身关节和皮肤褶皱的地方,冒出密密麻麻的丘疹,很快就长大变多。这些年来,他的身上挂着600多个大小不一的肉瘤,大如鸡蛋,小似黄豆,眼睑和嘴唇周围也布满了。
担心吓坏别人,即使是最炎热的三伏天,张先生也会穿着长袖衣裤和旅游鞋,把自己包裹严实。但他脸上一串串的肉瘤,还是常常会招来异样眼光。多年来,张先生四处求医,但效果都不好。今年4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他的病被确诊为播散型黄瘤病。
接诊医生李腾龙说,黄瘤病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皮肤病,发病原因不明,与遗传因素无关,也不会传染,多长在皮肤关节、褶皱和粘膜部位。它可以向内生长,侵犯呼吸道粘膜、肺部和气管,一旦瘤体堵住气管,就可能窒息而亡;它还会往颅内特定区域生长,引起尿崩症。棘手的是,目前对于黄瘤病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只能手术将瘤体切掉。
2个月内,张先生做了5次手术,看着身上的瘤子一点一点变少,他的心情越来越轻松。6月22日,张先生接受了第6次手术。“几次手术切掉的瘤子有五六百个。”李腾龙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皮肤科建科90年只接诊过1例黄瘤病。那是武汉音乐学院的一个女生,瘤体侵犯了大脑,出院后没多久就去世了。
临床上没有可以借鉴的治疗经验,皮肤外科主任张良就带着他们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在近60年可参考的专业文献中,染上播散型黄瘤病的患者不足100例。切除瘤体后,让张先生口服治疗肠道间质瘤的靶向药, 张先生的瘤子没有再继续变多。
李腾龙向记者坦言,黄瘤病没有办法预防,张先生的瘤子如果以后再长,只能再接受手术。他提醒说,一旦发现身上突然出现皮疹,快速增大变多,不痛也不痒,一定要尽快就诊查找原因。
责编:刘思
本溪队“同心同力”护航调查数据质量
临沂经开区芝麻墩街道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堤坝
市高新区邀日资企业座谈 优化营商环境壮大产业园
节庆促销活动刺激前两月我市消费较快增长
广泛收集黑臭水体信息 举报电话公布
男子身上长600多个肉瘤 这种皮肤病近60年全球不到百例
依法履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莲城古河船悠悠
经开迅速召开迎国卫复审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专题会议
新东街道:利民社区开展“关爱特扶对象 情暖失独家庭”活动
赛场一瞬
九江市中医医院举办2018年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三伏贴)培训班
我市召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养老模式”研讨会
好消息!2017年度九江市市本级社保补贴1月15日发放,赶快行动起来吧!
节后痛风患者增多防治关键须“忌口”
2018年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地市行活动首站到肇庆
刚刚 云南白药对配方中含氨甲环酸情况作出回应
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培训班开班
拾荒慢跑“跑”出天蓝、地绿、水清
考生及家长注意饮食安全就餐请到放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