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聪琳/文 鲍卫东/摄 通讯员 叶凌燕
馄饨,中国人最大众的小吃之一,在四川叫抄手,在江西叫清汤,在广东叫云吞,在福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叫扁食或扁肉。而在常山县城龙门路上,有一间专卖扁食的小店——“品香馆”,自清朝末年开张以来至今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被当地人称为“龙门口扁食”。
“扁食嘛,就是一张面皮,一抹肉馅,没什么稀奇的。”50岁的游泳是龙门口扁食的第三代传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日日围着扁食打转也不觉得“腻味”,“我自己每天都要来一碗扁食,胃里舒坦,心也安定。”
一张白纸包松香, 入口方知滋味长
“品香馆”店铺面积不大,靠着一面墙摆着三张木餐桌,另一面墙前则横着一张揉面用的案板桌。别看这张案板桌不大,它可消耗了游泳不少体力。每天夜里,游泳要用三到四个小时来全神贯注地制作扁食皮。
“吃扁食吃的就是这皮子“擀扁食皮的时候,我就围着这案板来来回回迈小碎步,从这头走到那头,一天大概也能走上好几公里路。”步履不停,手上功夫更是片刻不耽搁,一团面粉经过游泳的巧手化身为一张宽2米、长3米的巨大面皮。反反复复叠层后,几刀落下,就成了边长约五六厘米的正方形,一层层面皮分开,薄如蝉翼。的功夫。”游泳说,有些小姑娘来吃扁食,嚷着要减肥,就让他别给扁食包馅,只为吃那一团皮。而事实上,扁食的馅料也是“一口鲜”。游泳每天都要去菜市场购买新鲜猪腿肉,用刀在案板上手工剁成肉泥。两把刀一上一下,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他从没想过要给店里添置一台绞肉机,“肉馅一定要菜刀剁的才好吃,机器绞出来的肉,不够细腻,更没人情味。”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要在一天的清晨之前完成,一根小木棍往调味好的肉泥上一点,再往皮上一翻,一裹,一个秀气的扁食就完成了。游泳掰着指头粗粗算了算,店里每天少说要揉8斤面粉,再配上8斤细细剁碎的纯精猪腿肉,能包出大约3200个扁食。
“一碗有20个扁食。”游泳细心地将包好的扁食整齐地排列起来,“这样煮的时候不用数,还不会少量,顾客放心,我们放心。”小店从每天早上6点开始,营业到中午12点。下午4点开始,营业到凌晨12点。160多碗扁食出锅,慰藉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食客。
“白纸包松香,扔在塘中央。听得塘水涨,连忙把网张。”这是常山人形容煮扁食的一句话。“白纸包松香”代表扁食皮薄透,皮里包裹着小小肉馅,清晰可见;“听得湖水涨,连忙把网张”则表示煮扁食的时间很短,20个扁食跟鱼儿一样扑簌着下了水,水一滚就得赶紧捞起,要不然可就煮烂了。
一口海碗端到餐桌上,香气扑鼻。食客定睛一瞧,汤面上漂着新鲜的四季香葱,薄薄的扁食皮如纱裙翩跹在透亮的汤里。用小勺盛起一个扁食,放到嘴边吹一吹,再轻轻咬下一半。皮滑、肉细、汤鲜,嗞溜儿一口全滚进喉咙底下去了,滋味绵长,不少食客都会从心底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
“吃来吃去,自家扁食更好吃一点”
“我吃过最好吃的扁食,是爷爷做的。”游泳的爷爷游治修是品香馆的创始人,他来自江西,来到常山靠着从叔父那儿学来的手艺打响品香馆的牌子。
“老人家做了一辈子扁食,靠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大家子人。”游泳幼年时曾跟着爷爷出门卖扁食,在那泛黄的记忆里,爷爷的肩膀温暖而宽厚,他挑着一副“骆驼担”,担子一头放烧柴的行灶,冒着烟气水汽,一头是碗具和木柴,中间一排木橱抽斗则放着面皮、肉馅、酱料。一老一小走街串巷,敲着竹梆叫卖,“笃笃笃”,路人一听就知道卖扁食的来了。
“来一碗扁食。”“好嘞!”游治修动作麻利,配菜在碗里搁好,倒半碗汤,再把熟扁食盛进去,热汤一冲,香气四溢,扁食像一朵朵百合,挤挤挨挨地在碗面浮起。年幼的游泳就在一旁,眨巴着眼,“爷爷一看就知道我也馋了,转身也给我弄上一小碗扁食,我吃得那叫一个香啊!”
游泳初中毕业那年暑假,爷爷游治修就开始教他学做扁食皮。“调馅料,包扁食,我看看都会了。唯独揉面做皮,光看是学不会的,这是做扁食的‘核心技术’。”在那个夏天,游泳日复一日站在后院的案台前揉面擀皮,爷爷就坐在不远处的竹摇椅上,摇着蒲扇,看着小孙子跟面粉“较劲”。“这是个细活,你别心急。”游治修不仅仅培养了游泳对味道的执着,还早早地让他看到什么是职业操守,尽管当时的游泳还没有领会。
年轻时的游泳,觉得做扁食太苦太累太乏味,一心志在四方,他走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吃过很多地方的扁食。一方水土养一方物,同样一碗“面皮包着馅”,各地在称谓、做法和口味上都各有不同——四川的抄手汤里加红油,热热辣辣,红尘潇洒当如是;岭南的云吞皮薄馅靓个头大,最适合用来检验一家食店的水准。
“可吃来吃去,还是觉得自己家大铁锅里出来的扁食更好吃一点。”最后,已过不惑之年的游泳回到家乡,从父亲游龙手上接过擀面杖。这时候的游泳才领悟爷爷一直想要教给他的东西:“做扁食的人,心态一定要平和。”
一碗人间烟火气,犒赏努力生活的人
“来两碗扁食,在这里吃!”进扁食店的食客总是三三两两,做扁食的人也有一副不紧不慢的悠然,时光就随着门前那口大锅里缭绕出的水汽一同飘散。
“一碗扁食,不管是6毛钱,还是6块钱,味道不会变。”在游泳看来,一碗好的扁食,必须饱含着一口热乎乎、鲜灵灵的人间烟火气。夏日的清晨,吹着气吃完一碗扁食,一整天都是活力满满;冬日的夜晚,一碗热热的扁食下肚,所有寒气都驱赶得一干二净。那些工作、生活中的烦恼也一同消融在唇齿间的鲜美热气中……这一碗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扁食,是给每个努力生活的人最好犒赏。
整整三代人的坚持和探索,不仅守住了龙门口扁食的招牌,通过移动自媒体等线上服务平台,让这一碗热腾腾的扁食走得更远了。游泳已经准备在衢州市区开设一家新店,为了吸引年轻顾客,他也在考虑创新,“现在扁食的种类繁多,高汤,鸡汤,海鲜汤各具特色。但我觉得,食物,还是要让人吃出它本真的味道才行。”
一碗扁食,就是一碗人间烟火气。无论何地、何名,何种口味,一碗用心的扁食,都必然是那种最初始打动人的味道,那份传送到每个食客心底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一季度我市处置“僵尸企业”工作完成年度目标20%
市审计局深入学习贯彻《监察法》
增强可持续践行“生态+” 全市农业绿色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
[耒阳市] 市领导广泛召开座谈会 征求“一府两院”工作报告意见
市人防办干部职工开展贫困村校园义务劳动
啸报丨这碗龙门口扁食,何以传世百年?
【司法局】增强法治意识建设平安中南
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江洪到蒙城县考察指导扶贫工作
嘉定工业区举行劳动人事沙龙活动
无锡市气象台2018年4月28日17时发布的晚间天气预报
新军屯镇举办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活动
上周临沂12345服务热线共受理市民来电来信51685件
南漳纪委:“每周说事制”明方向增动力促融合
今夏日供水量最高纪录预计将达172万吨
与人争执持泥刀追砍 泥水匠获刑又赔钱
我市举行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9周年暨“致敬辅导员” 主题活动
徐新楚主持召开岳阳市企业营商环境座谈会
赵应云深入江华江永宁远新田双牌调研:
强化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植物“大熊猫”重返原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