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周恩来参加东征时年轻的追随者,他是百姓眼中的“刘青天”,他是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的总指挥,他就是比周恩来长两岁的刘琴西,被世人称为“东江三杰”之一刘尔崧的胞兄。
书香弟子投奔革命
1896年,刘琴西出生在紫金城北“花园刘”的书香家世。刘琴西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清朝贡生,其父刘世铭是光绪丁酉科拔贡第一名,叙选直隶州判,授五品官。清朝灭亡后,刘世铭曾做过县长。
辛亥革命兴起,紫金县城掀起剪辫运动,富有反抗精神的刘琴西那时才15岁,正处于叛逆期。他和私塾同学一起,蹲守在紫城马路口,手持剪刀,对进城赶墟的人进行宣传,并动手剪辫。
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刘琴西在紫金县城和同学一起到街头演讲,高唱革命歌曲,焚烧日货,捉住奸商游街。弟弟刘尔崧介绍刘琴西进入广东宣讲员养成所学习,并认识了阮啸仙、周其鉴、张善铭等“甲工”活跃分子,和他们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中国革命出路。
1922年,刘琴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返回家乡紫金开展革命活动,与赖炎光、刘乃宏等人,在县城成立了青年团的外围组织——新学生社紫金分社,又开办了紫金劳动夜校,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
“刘青天”汕尾怒撤“三馆”
1925年3月,刘琴西受周恩来的委派,随东征军来到海丰县,在担任汕尾地区市政局长期间,建立了汕尾总工会,组织开展了工人运动和市政工作,初步形成了一股力量,为共产党领导汕尾地区革命斗争、推动工农运动发展奠定了群众基础。
汕尾面朝大海,毗邻港澳,赌馆、烟馆和嫖馆甚多。饱读马列主义书籍的刘琴西,深知人民是社会的主人,必须依靠群众,才能治理好市政。于是,刘琴西经常微服私访,身穿粗布裤头(短裤),脚穿木棕屐,肩披毛巾,以平民身份深入工场、码头、店铺、民居、农家,与工人、农民、居民、渔民拉家常,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并向他们讲述革命道理,唤醒群众起来斗争。
通过宣传发动,搬运工、理发工首先响应,在刘琴西的指导下建立了工会。接着,店员、木匠、盐田工会也相继成立。6月上旬,成立了汕尾总工会。在刘琴西的领导下,汕尾的工人运动和市政工作陆续开展起来了。
对于汕尾地区存在严重的赌、毒、嫖等不良现象,刘琴西先是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整治“三馆”的社会治安宣传活动,通过工会、农会组织,对工人和农民加强教育,要求他们远离“三馆”。然后,对开设“三馆”的土豪劣绅给予坚决打击,限期取缔“三馆”。
当时靠这些龌龊行当发财的奸商想收买刘琴西。东市有位姓林的土豪带上2万银元,一见刘琴西,马上打恭作揖,跪在地上请安,并献上银元。刘琴西大怒,严词痛斥,并令人将其捆绑起来,又命人将其所携银元用线串好系于其颈,牵到街上游街示众,看到不可一世的有钱大佬都如此狼狈,其他奸商看得直抽凉气。
刘琴西部署市政工作人员和警员明察暗访,发动广大市民检举揭发,发现一起就严惩一起。经过1个多月的严厉惩治,长期横行街市的“三馆”都收档改行,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刘琴西将没收“三馆”的财物,除留部分作为政府部门经费外,其余都分给穷苦市民。群众称赞说,刘琴西是活包公,汕尾“雨过天晴”了。于是人们称他为“刘青天”。
指挥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
1927年4月18日,33岁的刘琴西从汕头秘密潜回紫金县城。
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大批共产党人被捕或被杀。4月上旬,中共广东区委决定,当月30日晚,在海丰、陆丰、紫金三县同时举行武装暴动,刘琴西为紫金暴动的负责人。
刘琴西召集刘乃宏、钟灵、钟一强、傅榮霖、钟子廉、缪冠儒及省农运特派员戴耀田和县农会副会长钟乐善等人,研究和部署暴动的具体行动计划;同时成立了紫金县武装暴动委员会指挥部,刘琴西任总指挥,戴耀田任副总指挥,下设南、西、北三路农民自卫军。
不料,国民党紫金县当局很快获悉刘琴西回乡组织暴动这一情况,县长郭民发派出暗探四处搜捕刘琴西。暴动委员会决定将暴动时间提前至4月26日晚,并通知三路农军在26日傍晚前赶到县城附近驻扎。
4月26日晚,刘乃宏以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名义宴请县警卫队队长谢作镛等人,把他们灌得酩酊大醉后看管起来。深夜11时,暴动开始。整个攻城过程只花了一个多小时,右派县长郭民发等人被活捉。农军打开监狱,释放了172名在押人员,有22个重获自由的在押人员报名参加了革命队伍。
1929年3月,刘琴西主持成立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据悉,以五兴龙为核心的粤东北革命根据地,后来和毛泽东、朱德创建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紧密相连,成为中央苏区南部区域的屏障,也成为中央苏区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在培养干部骨干、补充红军兵源、提供物资保障、保卫中华苏维埃政权等工作上为中央苏区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1年8月后,刘琴西被调到上海做地下工作。1933年,他被港英当局逮捕,押回广州杀害,时年37岁。
声音:继承先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
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路红说,刘琴西提出的“十条”守则值得我们学习、传承和弘扬。他在指导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建设中,为了使三县党政军人员和苏区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密切联系群众,做好革命工作,形成苏区良好的党风、政风和民风,对干部提出了“十条”守则,即工作忙时细心些;遇到问题冷静些;了解问题全面些;解决问题谨慎些;碰到问题坚定些;受到刺激忍耐些;对待革命热情些;处理矛盾灵活些;个人问题少干些;别人事情多做些。
今年85岁的刘乃超是刘琴西的儿子,在谈起刘琴西时,他非常骄傲和自豪。“父亲为后辈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的革命精神。”刘乃超说。退休以后,刘乃超在研究紫金红色文化的同时,也不定期地到学校、党政机关演讲,让革命先辈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原紫金县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李桂平说,在新时代,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继承先烈遗志,像刘琴西、刘尔崧烈士一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足本职工作,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紫金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撰文:本报记者 曾俊霖 张媛 摄影:本报记者 肖斌
海曙“896大学生创业园” 成人才创业“强磁场”
我市精准发力释放扶贫“红利”
夏练三伏
市政府召开常务(扩大)会议
福州:让惠民资金监督延伸到群众“手中”
刘琴西: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总指挥
巧用“加减乘除” 建设“美丽嘉北”
民警支招办理进京证
丰顺发布加快人才发展实施意见 培养五类重点人才
射洪县人大常委会视察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及土坯房整治
东辽县“健康扶贫”暖民心
滑县人民法院干警前往武警滑县中队走访慰问
打造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专访源城区党史研究室主任朱文江
杭州“试水”区块链 西湖龙井可追溯 “物联网+区块链”应用场景日趋多元
我市推进“一窗受理、受办分离、同城通办”政务服务
40年印迹|"小百花"营销第一人邹建红:一生心血许舞台
英德治安大队民爆组获赠涉爆企业多面锦旗
滨州高端铝产业发展有了“最强大脑”
安藤樱:会哭的演员 不美的缪斯
我市出台政策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