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衡阳市环境影响评价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这些改革措施和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深化改革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为实现“十三五”绿色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目标明确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改革的方向、要求和工作重点。为此,我市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提高环评有效性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不断改进和完善依法、科学、公开、廉洁、高效的环评管理体系,多措并举,持续推进环评改革向纵深发展。 
  一、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所有项目均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开展环评文件技术审查与审批工作,在项目资料准备阶段,我们为建设单位发放“环评审批流程”告知单,一次性告知环评审批“资料准备-资料审查-项目申报-行政审批”四个流程,明确环评审批全部资料要求及审批时效,实现审批全过程公开透明、有据可查。为强化重点行业项目准入及环境监管,我们要求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需经过市环保局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审批后方可正式进入审批流程。 
  二、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坚持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严格划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等级,强化环评报告评价等级审查及复核,拒绝受理评价等级与建设内容不符、打“擦边球”的项目,杜绝降低评价等级现象发生。目前正处于新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更替期,我们对新《名录》涉及评价等级变更的行业类别予以总结归纳,加强社会宣传,主动告知正在编制环评报告的建设单位及环评单位有关变化情况,确保项目环评等级紧跟最新文件要求。 
  三、积极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办法》。由市环保局统一监督管理并组织实施,各县市区环保部门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工作。项目建设单位完成网上备案后,由辖区环保部门对项目备案内容认真核实,出现降低环评等级违规备案的情况第一时间撤销,及时联系建设单位告知相关情况并指导完善相关环评手续。重点关注登记表备案建设项目环保措施落实情况,持续跟踪监管,防止环境污染。 
  四、严厉查处“未批先建”建设项目。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清理工作的通知》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整治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的通知》精神,2016年我市印发《衡阳市清理整治环保违规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由市政府分管环保市领导为召集人,环保、发改、经信、国土、政府督查室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淘汰关闭一批,清理整治一批,完善备案一批”的要求分类提出处理意见和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推动解决历史遗留环境问题,督促违规建设单位履行环境责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 
  五、严格环评机构管理,强化环评文件考核。对开展环评编制工作的环评机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逐一登记,明确环评报告编制及审核人员,避免环评工程师资格证书挂靠现象。始终要求各环评单位加强机构内部质量审查,持续补充完善环评技术审查专家库,邀请高校专家、企事业单位高级技术人才、行业专家对环评文件进行细致的技术审查,并严格按照环保部和省环保厅关于环评机构管理和环评质量审核的要求,对环评文件实施考核打分,每季度汇总考核打分情况上报省环境技术评估中心。 
  六、强力推进规划环评,落实规划环评要求。大力推进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引导企业入驻有相应产业定位工业园区,约束工业企业粗暴扩张和散乱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定位及空间布局。通过建设项目不断反馈规划环评落实情况,着力解决前期园区规划布局不严谨、园区环保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倒逼工业园区解决历史欠账,实现科学绿色发展。 
  七、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全面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三线一单”约束,实行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环评审批与现有项目环境管理联动、项目环评审批与区域环境质量联动的“三挂钩”机制。建设项目环评审批过程坚持“三个严格”,严格限制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审批;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高耗资项目建设;严格按照总量控制要求,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区域、行业和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使“以新带老”、“上大压小”等污染减排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八、全面实现环评信息公开,推进社会各界共同监督。按照国家环保部颁布的有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文件要求,我们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实施受理、拟审批、审批决定三阶段试行信息公开,公开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全本及审批文件全文。配套制定实施环境信息公开、信息公开目录、信息公开指南、信息公开程序等制度,公众可依法申请公开指定建设项目环评报告,实现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全过程、全覆盖、全透明公开,推进形成多方参与、大众监督、全社会齐抓共治的环境监督体系。 
  九、全面实现环评审批信息实时联网报送。按照国、省有关开展环评审批信息联网文件要求,我市自2016年起实现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信息在省环保厅数据平台的实时录入。2017年环保部环评审批数据平台成功架设,部、省、市实现环评信息三级联网,通过不断加强对县市区技术指导并提出工作要求,实现市县两级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信息全部联网报送。 
  十、有效防范环境社会风险,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对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邻避效应的垃圾焚烧发电、热电联产等项目,均要求建设项目同步开展社会稳定性评价,并将其稳定性评价结论作为环评审批依据之一,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高环境事故风险防范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的组织协调与现场处置能力。同时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制定并发布市城区饮用水源地应急预案,督促涉重金属、涉危险废物、涉危险化学品企业及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环境风险较大的企业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备案,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临武县地税局被市文明委授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
我市城市燃气监控预警系统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实现监管区域全覆盖
苏州十大提升工程“内外兼修” 完善城市功能
定好空调却没货想搬新家搬不了
苏州召开台风“温比亚”防御工作会议
多措并举,持续推进衡阳市环境影响评价改革
12月14日苏州有线割接信息
松阳县被评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系全市唯一
男子与人起冲突叫来老乡帮"出头" 涉嫌寻衅滋事被捕
闺蜜见财起意 偷了好友银行卡盗刷18500元
本周六湄洲日报《读者会》走进大洋 今起征集读者参加活动
三明南站片区枢纽工程附属设施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照金景区管委会检查基层单位干部职工收假到岗情况
广东省统计局来穗调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工作
政协承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闭幕
北海市水利局2018年部门预算
合肥两大火车站今日迎来节前客流高峰
港中大(深圳)首次招收外语类保送生 16所中学获推荐资格
省督导组到依兰县督导检查秸秆禁烧工作
沭阳县物价局获得全省价格系统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