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新闻网5月8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桔 通讯员 罗世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行于小街窄巷,每天和粪便打交道。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他们用20多年如一日的坚持,践行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奉献精神。
他们是雨湖区环卫清池疏通班,一个平凡中处处闪光并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的集体。
讲奉献,不怕脏和累
雨湖区环卫清池疏通班有16名成员,平均年龄54岁,负责120余座公厕的疏通清池维护,1600余个果皮箱的维修和补充安装,2座移动公厕的维护。
虽然,大多数城市公厕采用吸粪车等机械化作业清掏,但雨湖区属老城区,有近一半公厕位于小街小巷中,作业车无法出入,全靠职工们手掏肩挑。他们要跳进散发恶臭的粪坑,一勺勺地清掏,再手提肩挑送到数十米甚至几百米远的小型清运车上。一天下来,平均每人要肩挑手拎约1吨多重的粪便,手上肩上磨出血泡对他们来说是常事。清掏粪便时,稍不注意就有粪水、粪渣溅到衣上手上甚至头发上,散发出难闻的臭味,路人看到他们都是掩鼻而过。
班组唯一的年轻人是34岁的班长刘浪,他在这个岗位一干就是10来年。“我当过兵,能吃苦耐劳,这个工作也需要有年轻人补充,我没想过要换岗。”刘浪还记得他第一次跳入坑槽内清理垃圾粪便的情景,他用双手将污秽物捧出罐外,氨气熏出的眼泪与满脸汗水混在一起,蛆虫顺着他的手和头发爬动,臭味熏得人呕吐不止……这些都是他们经常要遇到的,尤其是大热天清理吸粪车储粪罐,热浪夹着粪臭几乎能让人窒息。老班长易柳湘今年57岁,在这个岗位上坚持了38年,他说,“我们不是商业化运作,仅仅拿着不高的工资,但这份工作总得有人干,我们无怨无悔。”
立足岗位,屡创佳绩
对于城市来说,清池疏通班就像环卫系统中的“110”,要随喊随到。职工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甚至休假时都不能出远门。刘浪笑着说,自己结婚时办了护照,一直想出去玩一趟,可这护照至今没用过。去年9月期间,员工杨政祥的父亲去世,但为了工作他没有第一时间赶回去……近年来,随着湘潭市创文工作的不断深入,环卫工作量不断加大,在崇高的职业精神的支撑下,疏通班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
2017年7月,湘江湘潭段突发洪水,位于城区低洼地段的窑湾4座公厕被大水淹没。退潮后,疏通班连夜作战,清理淤泥、清掏堵塞的管道、清洗便池,经过连续12个小时的清理冲洗,公厕恢复了原貌,返回家园的市民能照常如厕了。
2017年冬,市区连降大雪。疏通班凌晨5点顶着刺骨的寒风和纷飞的大雪,连续奋斗10来个小时,将70多座公厕入厕通道的积雪铲除。
仅2017年,清池疏通班完成了清掏公厕70余座次,清运粪便4678吨,疏通下水管道17300余米,维修安装果皮箱1420个,同时完成了抗洪清淤、抗雪防冻、创文迎检、中央环保督查等重大任务。为营造市民居家洁净和城市良好的市容环境,为湘潭市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深圳召开报业、广电集团改革发展协调会 深化改革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上半年港城出生2.46万人
国庆长假绵阳将以降雨收尾,之后迎来晴好天气
农工党界别委员开展“界别周”活动
桃源教仁学校开展“共筑航天新时代”科普教育之旅
“全国工人先锋号”雨湖环卫清池疏通班: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
义安区部署明年重点工作任务
丝路电影节重点推介项目《石头会唱歌》取景平潭
宣传标语+全民行动!九江市营造文明城市创建氛围
扮美家园 绿化先行
端午节故事及传说你了解多少呢?
绿色发展成就亿元村 乡村振兴看胡桥系列报道之一
德保:小小“口袋书” 宣传大政策
亦城亦景大城建 宜居宜业新宽城
一声“救命”后电话停机 民警充话费救中风老人
灵璧县“五个突出”组织生产自救
人民网:第三届峨眉山茶博会 免费对公众开放
通江县川陕苏区王坪旅游区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精准落在枕木上 连盐铁路正线轨道铺设全部完成
为让网络主播交“保护费” 两男子直播间发布淫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