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讲好“谷公”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漳州新闻网讯(谢汉杰)“各位老干部、“五老”志愿者们、小学生们:上世纪1963年的夏天,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就住在这一间老房屋办公和生活,带领干部群众‘战天斗地’,奋力抗旱夺取农业生产丰收......”5月25日,一场《讲好“谷公”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活动,在东山县前楼镇岱南村“惠泽居”展开,曾在谷文昌身边工作11年、现年87岁的林木喜一边引着大家瞻仰谷文昌当年生活工作过的原状陈列,一边深情地讲述谷文昌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前楼镇30多名退休老干部、岱南村“五老”志愿者和部份小学生,在“惠泽居”现场体验、感受到1963年东山岛岀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旱灾,农作物绝收,人畜饮水困难的场景,眼前浮现了谷文昌了带领工作队赶到旱情最严重的岱南村蹲点1个月,提出“决不让一个群众饿肚子!”和“战天斗地,夺取一季粮食超全年”的口号和6条举措,带头参加劳动,带领群众挖大井、掘深潭,取泉水育薯苗,大种半冬番薯的身影,看到了实现了一季粮食超全年的喜人镜头,令参观者人人赞叹不已。
一个多小时以后,参加活动的退休老干部沿着谷文昌精神现场体验教育线路,赶到径里村“下溪木麻黄苗圃基地”。木麻黄是谷文昌为了根治海岛“沙虎”,呕心沥血寻找到的先锋树种。上世纪1957年春,谷文昌选择下溪一片农田,亲手创建木麻黄苗圃基地。此后,从这里成功培育岀来的数百万株木麻黄树苗源源不断地供应全县各地。大家站在当年谷文昌住过的苗圃管理房前和农田边,近距离体验谷文昌注重生态绿化的情怀,追忆“谷公”造福百姓的丰功伟绩。随后,在前楼村一口“大军井”边,镇退休老干部和前楼村“五老”志愿者、前楼中心小学的部份学生,认真聆听前楼镇退休干部协会会长、党支部书记林永坤真情讲述谷文昌与“大军井”的故事。那是上世纪1963年8月,特大旱灾致使前楼村人畜饮水发生困难,加上新成立的前楼边防哨所官兵奉命进驻该村,一时岀现军民饮用水紧张的情况。谷文昌闻讯马上赶到村里,协调指导军地联手突击开挖一口大水井,出水量可供2000多人饮用,彻底解决了军民饮水的困难,谱写了一曲“甘泉润人心,军民情更深”的赞歌。“大军井”由此得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点赞的谷文昌,当年足迹踏遍前楼大地,其先进事迹至今在百姓中广为传颂。前楼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挖掘当地宝贵的谷公精神资源,精心打造一条“惠泽前楼、恩驻民间---谷文昌精神现场体验教育线路”,并聘请一批退休老干部为谷文昌精神义务宣讲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精神,今年来前楼镇退休干部协会党支部、镇关工委、镇团委会等部门联手,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当好红色领航员、当好改革开放宣传员、当好文明引导员,增添社会正能量”的作用。通过“大手牵小手”,多次开展谷文昌精神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等富有感染力的宣讲活动,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文化,影响和教育年轻干部、青少年和学生,不断地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的动力,积极向上向善,争做时代新人的责任担当。宣讲员还充分运用亲身经历和学生们看的见、摸的着、听的到的大量事实,结合畅谈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就,展望十九大描绘的发展新蓝图,让退休老干部、青少年和学生们体会、感悟到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饮水思源,增強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怀念党和人民的好干部谷文昌。许多学生表示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用才智和辛勤劳动报效祖国。

唐仁健率甘肃省党政代表团来巴考察
艾文志等县领导督导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古生物古遗址 密布区在青冈
晴天即将落下帷幕 多云天气要来了
全市关闭18家景区转移游客2363人
东山:讲好“谷公”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滨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梅政务访谈直播实录
产业融合推动四川乡村旅游快速升级
射洪大力推行沼气集中供气项目
惠州首批保险引导员今起上岗 小车祸不必等保险公司
义圩镇“四抓四提升”切实提高领导班子建设水平
汕头保税区突出“三个优化”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企业注册登记呈现量质齐升良好发展态势
市农业局开展秸秆肥料化暨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
商丘市睢阳工商分局突出“三新”凝心聚力求发展
利用大数据可做实电商监管
齐修社区:精准帮扶让民生服务更贴心
今年全市发生7起学生溺水事故 我市将建立长效机制
警惕!毒品竟伪装成“冰糖雪梨水”,看到这种千万不要喝!
新村街道北路社区开展母亲节走访慰问活动
线路老化 农家小楼浓烟滚滚 老人被困 南通警民火场联手救援